(1)如果一个人总是按照别人的意见生活,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总是为外在的事务忙碌,没有自己的内心生活,那么,说他不是他自己就一点儿也没有冤枉他。因为确确实实,从他的头脑到他的心灵,你在其中已经找不到丝毫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东西了,他只是别人的一个影子和事务的一架机器罢了。
感悟:我有一位这样的朋友,经常为了讨现在喜欢的人开心,而改变自己的行为举止。
她满足别人对他的要求,像个奴隶,被搓圆捏扁的要求这要求那,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
她能得到一个人的喜欢,但更多地是不合群。
(2)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朋友。在所有朋友中,不能缺了最重要的一个,那就是自己。缺了这个朋友,一个人即使朋友遍天下,也只是表面的热闹而已,实际上他是很空虚的。
能否和自己做朋友,关键在于有没有一个更高的自我,这个自我以理性的态度关爱着那个在世上奋斗的自我。理性的关爱,这正是友谊的特征。有的人不爱自己,一味自怨,仿佛自己的仇人。有的人爱自己而没有理性,一味自恋,俨然自己的情人。在这两种场合,更高的自我都是缺席的。
这个更高的自我知道:自爱者才能爱人,给人以生命欢乐的人,必是自己充满着生命欢乐的人。
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既不会是一个可爱的人,也不可能真正爱别人。他带着对自己的怨恨到别人那里去,就算他是去行善的吧,他的怨恨仍会在他的每一件善行里显露出来,加人以损伤。
而只爱自己的人也不会有真正的爱,只有骄横的占有。如果说爱是一门艺术,那么,恰如其分的自爱便是一种素质,唯有具备这种素质的人才能成为爱的艺术家。
感悟:达成一个平衡点,给自己带来正能量的同时也给别人带来好的影响。
我的朋友问我:“你为什么总是能自娱自乐,自己在那笑半天?”
我心想:“没有人能让你予取予求的,随时哄你开心和安慰你心情的人是不存在的,谁没有自顾不暇的时候呢?所以遇到事情时,我学会自我调节与自我安慰,有事多笑笑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呢!”
没有什么天大的事值得抱怨,抱着积极乐观的心态总能解决那些麻烦的事情。
最了解的往往是自己,跟自己做朋友要有理性的时候也要有感性的时候,体谅自己才能体谅别人。
(3)和自己交朋友,还要做自己的一个冷眼旁观者和批评者,这是一种修养。它可以使我们保持某种清醒,避免落入自命不凡或者顾影自怜的可笑复可悲的境地。 获得理解是人生的巨大欢乐。然而,一个孜孜以求理解、没有旁人的理解便痛不欲生的人却是个可怜虫,把自己的价值完全寄托在他人的理解上面的人往往并无价值。
成为真正的自己很难,但一旦找到了真正的自己,你也会乐此不疲。
为别人对你的好感、承认、报偿做的事,如果别人不承认,便等于零。
而为自己的良心、才能、生命做的事,即使没有一个人承认也丝毫无损。
感悟:取悦自己比取悦他人时更容易得到满足。
别人承认与否对我以不构成心理影响,做事情不是为了得到虚荣心的满足而做的,有别人的承认则是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