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接儿子放学回家的时候,听到两个幼儿园放学回家的孩子在那里说话,其中一个说:“我再也不和你好了,你的东西不给我玩,下次我的东西也不给你玩”。
相信大人们听了都不禁莞尔。因为大家都确定,这个不和你好了,只是单纯的孩子提出来的一个无力的威胁。但是细思极恐,因为这是大人们所给予他们的限制性信念。我们经常会和孩子说,你再这样,我就不和你好了,你再这样,我就不管你了。但是孩子们还未被污染,没有懂得对抗,即便有对抗也是也是骤雨将歇。他们只是懂得了,用这句话作为加强自己需求的语气,这是威胁,也是交易。
但是大人们玩的是增强版的游戏,因为我们说不和你好的话,会让人觉得很幼稚,所以我们往往不说,就已经不和你好了。即便和你断绝关系,也不会和孩子一样,孩子只是口头的表述,他们无力去真正兑现这个惩罚。因为好玩比惩罚重要多了。大人们则不然,和你断绝关系,是因为你在某个时间触及了我的痛处。我决定和你断绝关系。往往只片面的考虑自己的受伤害。而且我们遵循“说到做到”的原则,做不到是多么羞耻的事情啊!然后把这个被伤害的信念,一直的压在心底。甚至老死不相往来。
这是为什么,我们对孩子的受伤害会这么紧张的缘故,觉得孩子的受伤害势必会留下很严重的后果,即便是孩子间的吵闹,也会基于对和错的基础上来保护孩子,孩子们从来就没有隔夜仇,有隔夜的仇,也是被大人强化出来的。他们会说,以后你再也不要和他玩了。
尝试和自己那些有宿怨的朋友和解;尝试和自己的亲人和解;尝试和自己的自卑和解。所有的和解都是释放你自己内在小我的一个过程,也是放弃负重前行的成长过程。生命是多么美好,我们只有享受生命的时间,不要再给享受设置藩篱和界限。
有两个和尚,一个叫湛山一个叫奕堂有一天走在大雨泥泞的乡间小路上,看见一个年轻的女子正准备穿越泥泞的马路,但是因为泥巴太深了,她担心她身上的丝质和服会因此弄脏了,湛山当场就背起那个女子,把她送到了马路的另一边。两名和尚继续在静默中前行,五个小时以后,快要接近他们投宿的寺庙时,奕堂再也忍不住了:你为什么背那个女子过马路?他问道,你知道我们和尚要遵守清规的。
“我几个小时前就已经把她放下了”,湛山说:“难道你还背着她吗”?
我们也一样,总是无法或者不愿意在内在放下过去曾经被伤害的情境,并且在那里继续负重前行。其实这些负重都是内在的负重,而且都是关于“过去”的。如果我们总是遵循过去的信念,那我们也只能重复过去的行为和生活。
为什么当下的我们总是如此焦虑,因为在这个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总是害怕昨天积攒的那点资本无法应对未来,而且确实如此。
不要让过去和未来,来消耗当下宝贵的时间,沉浸于当下,每个此时此刻才能创造你想要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