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世界》的读后感
那是2017年的上学期,中考复读班有个同学在看这本书。现在仍能想起来的画面是他将这本书摊开扣在脸上睡觉,书的封面尤其显眼。我当时应该是借阅了的,但只看了一章不到。印象里是因为翻到后面发现苏菲是虚构的而吓坏了,可能有看《盗墓笔记》发现“三叔”是假货时的恐惧,也可能是当时学业重或者别的原因。那时我15岁,和苏菲相近的可能也是作者认为适合哲学入门的年龄。
转眼是2022年,大一下学期。好奇、对于语言文字的敏感似乎是我的天赋所在。儿时会看纪录频道,学习物理、化学时极大一部分学习动机来源于认知的内驱力。高中文科班的同学有次考试后吐糟,类似于为什么要学物理,要物理滚出考试之类的话。我看着围成圈的他们,不理解他们为什么看不到其中的美。或许带着在文科班理科成绩较好的优越感吧。她或他们究竟是怎样想的,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知道我直到现在仍保持着对万物的好奇。现代汉语课上,有一些概念是日常生活中我总结过或意识到的,上这门课也有相当的同学表现出痛苦,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的。虽然有时概念真的很抽象,信息量很大,但我真的感到认知需求被满足的快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句词也锱铢必较,对老师上课的例句很有同感,会与同学推敲句子,可惜部分人回应并不积极。我喜欢诗句,诗句如公式般,在我心中是精妙的,很多时候也揭示着人情的至理。
文字是思想的载体,好奇是思想的动力。在学习高中政治时,背了相当多的概念,我最主动记忆的是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当时确实是当作人生指南来背的。我依然有兴高采烈地在背熟的也勾画满的课本上写下“上帝已死,哲学永生”这样炫耀知识的,哲学崇拜的话语。大学好像就是一个寻找意义的时期,不知道是人的经验到了这一步还是大家学了这个理论那个原理之类的教科书产生了知识迁移,从而也想对生活有一个清晰的界定。又或者只是对现实生活感到苦闷,对一套价值体系感到困惑,所以开始了追寻。或许是冥冥之意,我已忘记了为何又能在微信读书上读到了《苏菲的世界》,又或许它被标注为哲学启蒙读物的缘故吧。于大一下学期在手机上读到了“闪族文化”部分,由于主要为“枯燥”的原因没能读完。大二上,在阅读意识与阅读习惯建立之后读完了实体书。
这是一本哲学小说,故事的叙述和哲学的发展同时进行。以情节吸引读者,减少了部分教科书式的枯燥。我仍记得读到《柏客来》一章真相揭晓时阅读的投入以及师生二人与席德联系并离开原本世界的过程中破案般的快感。《中世纪》一章前,艾伯特的每节课前总有几个经典问题,面授课程也是以对话问答的方式呈现,有一点精神助产的味道。
还有什么感受呢?我读完了一部哲学史,人类的璀璨的思想的集合。惊叹于自然派哲学家仅靠思辨就得出了与近代科学一致的“原子论”;感慨于自己对于犹太民族历史的无知;觉悟于文艺复兴时深深的自信。我的记忆是站台,哲学家们的思想来了又走,大多时候我都没有质疑,随即它们被下一站的思想挤走。我没有形成稳定清晰的认知与一定哲学词条的理解,所以只能是他人思想的跑马场。一来我仍年轻,二来这些思想本就是各自时代的精华,在我的脑子里跑一跑又怎么样呢?但我并不满足与此,我的目的是对事物与他人的观点形成自己的,客观的见解。但路还长,我一想到这样的目标就不可控地与年过半百联系在一起。作者也借少校之口说“《苏菲的世界?不是读一次就可以的。”在与诸位哲学家的对话中,我接受度最高的是存在主义。在此之前已经从各处收到影响,大概十九世纪中后期至今,本就是存在主义风行之时,它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哲学。按辩证法讲,这是不断的否定得出的结果,是人类对于自己的今天的理解。但存在主义本身也只是我的选择,每个人在不妨碍别人的前提下的选择都是自由的嘛。这样看来我并不是一无所获,虽然没有精确的哲学概念的记忆,但终归在遍历了前人的思想后选择了一种较满意的。
另外,有评论说作者本身的唯心主义倾向。在《柏克莱》一章中体现的,少校是造物主,席德是天使,是灵诉求的对象。以及苏菲“荒谬”的存在,作者并未选择尼采等人而证明基督的倾向。需要注意的是,这一点在我收到启发之前并未意识到。此事又一次提醒我批判、独立、辩证思考的重要。当然这也需要丰富的经验和一定的相关信息才能做到。但不论如何,保持爱智慧的方向是我要做的。
还有,通过前期各种提示,得出苏菲是虚构的并不意外。可苏菲的造物主——少校,不也是虚构的吗?那之外的我呢?《盗梦空间》、《黑客帝国》、美剧《西部世界》,“缸中之脑”。无法得知的是我的存在,唯一确定的是我的存在,无拘束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