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苏吉儿
前些日子看到一则新闻:河南的一位老师写了一封特殊的辞职信,引起网络上轩然大波,每个看到这个报道的事件始末的人似乎说法评价不一,但大多数都持正义的态度给予老师支持,辞职信是这样写的:说“我已心生魔障,真的不适合再在校园里和孩子们在一起。”读过这段文字,内心五味杂陈,久久不能平静,竟然也有同情现在的老师,感同身受,让人心酸不已。
事情的经过大概是:这位老师将学生默写古诗的成绩照片,发到了家长群,却激起了部分家长的不满情绪。众多家长们认为当事孩子受到了伤害,有内心受到心灵创伤,有自残的可能,正所谓“墙倒众人摧”的感觉,家长们愤怒地要求这位老师登门道歉,否则将之告到教育局。
饱受各种指责和奚落、言语讽刺和攻击,最后不堪重压的老师,万般无奈之下,唯有辞职“谢罪”。她出于警示,将成绩公布在家长群里,只是古诗默写的成绩,不是期末考试的成绩,结果惹来众多家长们的质疑和声讨,好象她的作法是错误的,是影响了孩子的心理,而这个老师是始作俑者。可在我看来发布默写古诗的成绩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这可以让家长们知道学生当天的学习状态。
学生默写成绩不好,说明当天背诵没过关,家长多帮帮孩子便可解决问题,并且让学生能够及时背诵下来。即使家长们算觉得不妥,也可以私下沟通,希望老师下一次注意。没必要众人仗着人多势众,矫情地同时,让自己的孩子也慢慢变成了有爸妈的呵护,即使不过关也能混下去,这样会造成恶性循环。
家长们责备也就罢了,竟然还上升到孩子有可能自残和生死层面,就太对老师过分苛责了。难怪这位老师会心生魔障,在“纠正学生默写在黑板上的词语时,冒了一身冷汗,如果写错字的同学心灵受到了伤害,回家自杀了,我该如何面对自己。”如果再一细想:还有什么老师可以做的呢?批改作业,如果被判错的同学想不开怎么办?课堂提问,如果被提问的同学不会怎么办?学生们往往不知所错,而老师更加不知所措,无所适从。
带着这样的恐惧,这位老师离开了自己的学生和自己喜爱的教育事业,说了再见,或许这样的再见她心有不甘,是今生最大的遗憾。这位老师离开了,很快还会有下一位老师来,但有了前车之鉴,她还能怎么办,恐怕也只能是束手束脚地尽量什么也不做。毕竟对于老师来说,没有作为,才是最安全的。你给老师带上了镣铐,最后发现被困住的其实是孩子。
只是这种结局,家长们愿意看到么?
(二)自古以来尊师重教
古训言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在过去,能够被称之为老师的人,相对来说“博学多才,并且精通四书五经”,对于古往今来的国学耳熟能详,知识渊博……老师在学生的眼里等同于父母,在家长的眼里也可以说是大师级的人物,老师的地位至高无上。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早在西周时期,《太公家教》已记载有“弟子事师,敬同于父”;春秋时期的孔子更留下了“有教无类”等至理名言……在中国古代,教师一直是备受尊重的一个职业。
为了更好的教育学生,古代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是非常严厉的,大多数家长也都认同这样的做法,认为“不打不成器”。所以学生读书不认真或者学的不好,被老师打戒尺、板子、抽鞭子、罚跪如同家常便饭。王充《论衡·自纪篇》有这样的描述,“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
现代尤其是一家一个孩子后,中国的教育制度慢慢地悄悄地在改变,老师对于学生来讲,只能用说服和感化教育,体罚学生的行为方式已经杜绝,虽然有个别的体罚现象出现,教育模式已经与前大不相同。即便如此,对老师的尊重仍然是个不变的主题。从古至今,尊重老师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最基本的美德。
理学家杨时程门立雪尊师典范,儒商始祖子贡尊师至诚孝道楷模,民族英雄岳飞尊敬师长终身思慕,汉明帝刘庄放下九尊之躯尊师,唐太宗李世民教子尊师传为佳话,儒家学者魏昭尊师重道终成大器,军事家张良访贤求师终获真传,文学家鲁迅探望老师传为美谈,数学家华罗庚修炼成名不忘师恩……太多名人典故尊师重教的事例,让我们可以借鉴。
在当今社会,经济好展却让很多学生对老师不够尊重和重视。有学生与老师擦肩而过也视而不见,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只有手机,对于老师也是不放在眼里,对老师的话充耳不闻,不理不睬,丝毫不把老师放在眼里,更有甚者,有学生以刀拭师,对老师拳打脚踢的人了不在少数,做老师的又要提升教学质量,又要和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斗智斗勇,教育学生的重任真是不轻。
很多时候真需要学生们对老师能够有最起码的尊重,尊重老师的同时也是自己提升做人的品质。老师是传授知识和经验,教书育人,用自己的知识来对学生们进行文化教育的同时,也能对其进行做人的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人的成材与家庭教育分不开,但老师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学生们在老师教育引导和帮助下,会学到新知识,会从老师身上学到家长能力之外的事情。
只有懂得尊重老师,才能对老师有所敬畏,才能投入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这是双赢,学生们要学会这一点,不懂得尊重老师的人不会有多大的胸怀和格局,不懂得尊重别人的人又怎么可能顺风顺水一路畅通无阻呢,她又如何能开心快乐地学习本领呢?曾经有的学生说过:“老师你别点名了,能来听课的同学,尽管不带书,玩手机,那也是给你足够面子了,那是他看得起你”……听这样的话,老师是会什么样的心情来对待这事,是应该庆幸还是觉得悲哀呢?
世道时代变了,怎么传统的美德竟然也悄无声息地在改变呢?变得让老师们无法理解,更加无所适从。用心教却得不到回应的教师之痛是常人无法理解的。不知道能怎么样唤醒这些似乎要沉睡的孩子们。要懂得尊重,才能让自己心胸开阔,格调大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