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讲:“至要莫如教子”在当今社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改良社会秩序与提升自我素质,这本身是不冲突的。
但我方认为,
1.现今道德教育更加侧重的是改良社会秩序只是提升个人素质,而古代的道德教育可能是更加侧重个人素质。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已,无待与外乎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
由是而知焉,而宜之,之谓道。
足乎已,无待与外,之谓德。
这是韩愈在《原道》里对道德的定义。在传统文化浓郁的古代,道与德作为的是衡量一个人素质的最低标准,正当的行为叫做的是道,正当行为的结果,成了个人的正当品德,不须勉强自然出来,叫做德。古代的道德教育,我们可以以儒家文化为例:提倡注重的是修身、正身、伦理,崇尚的是良知、主敬,自我的独善其身(这里是褒义),自我修养的提高,钟子期与伯牙秉持着自己心中的道德,拒不食周济,这种可贵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的敬佩。但是例如孔子周游列国,但最终自身也无处安放,这其中的缘由,对于孔子来说,重视教育,因材施教,重在提升学生们的道德素养,但这对那时的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是行不通的,这也是法家指导的秦能成功的原因(强调秩序)(时间有限,我开始写第二点,明天还会做进一步补充)
2.我方认为现今是非常需要把道德教育重在改良社会秩序的,如果道德教育是更加侧重与个人的素质,那么会更加看个人对于道德的理解与认识,如杀人是不正当的,但是我们又何以称颂那许多的暗杀的烈士呢?再如反叛向来叫做叛逆的行为,是不正当的,那么现在叫做革命,便觉得正当了,又如放火很多人心中的道德认为是不正当的,但当年北京学生烧曹汝霖的房子,我们总觉的是一种痛快。再如喝酒,陶潜、李白、杜甫,曹操这些把杜康当做解除解忧除闷的圣品。会喝酒的被称作“酒仙”、“酒圣”。“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隐者留其名”。但是现在西方也有很多国家,竟把酒完全禁止了。再如男娼,乾隆嘉庆时的状元、宰相是把这些事称为“韵事”的,诗人写歌称作男妓,小说家作小说称作小旦 但在当今社会 不能说谈笑色变,但是万万触碰不得的,每个人心中的道德不一,每个时代的道德也不尽相同,那每个人心中的道德素质如何衡量 我们很难考究,所以我们在当代社会,提倡道德社会,是为我们能够建法治社会,“以发治国”所打下基础的,那么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提倡的道德 更是一种秩序 对所有人均适合、适用最重要的是平等的规则,所以我方认为当今社会道德教育旨在改良社会秩序。
3.提升道德素质这一小框架是包含于改良社会秩序大框架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