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数人看来,能有一份高薪稳定工作,买得起车,买得起房,在城市活的光鲜亮丽,这才是成功人生的正确打开方式,而符合这一切期望的,都是父母口中那个“别人家的孩子”。他是唐晓,作为两度的高考落榜生,他无疑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逆袭故事。
顽劣学生:差生家长又被留下训话
唐晓的成绩特别“稳定”,班上500个人,他一直徘徊在40名和41名,如果上课偶尔认真一点,考试前多看一下书,成绩就到40名。但是也从不曾跨越到第39名。
唐晓父母上班很忙,而且都是老师,所以他从小就是寄住在爷爷奶奶家,爷爷奶奶的溺爱,加上青春期叛逆,又没有父母监管和督促,也就让唐晓贪玩好动的个性愈演愈烈,上课不听讲,放学不做作业,是老师眼中不知悔改的“差生”。
那个唯分数论优秀的年代,唐晓的成绩让父母备受打击,那时候最怕开家长会,每次唐晓妈妈去参加家长会,都是被老师“重点关照”的对象,老师每次都会含蓄或直接表达“不满”。班上每当有同学不听话,他们的家长便会说:“不能像唐晓一样。”后来,由于惹的麻烦太多,他的妈妈都不愿意去参加家长会了。
备战高考:没有努力就没有希望
为了让唐晓考个好大学,未来有出息,父母交了择校费让唐晓进了县重点高中,可惜唐晓并不知悔改,高中一如既往的精力旺盛:在校园里翻墙踢瓦,然后被罚站、写检讨。校门外的游戏厅对他最有吸引力,父母给的午餐钱全部换成了游戏币,厮杀竞技的游戏让他获得了无法在学习中得到的成就感。后面父母禁止唐晓玩游戏,网络小说就成了他上课打发时间的工具,每晚都熬通宵看小说,成绩没什么变化,就视力大幅度下降了,整个人都颓废不已。
后面要高考了,为了学习备战,唐晓特意和同学在学校外面租了个房子,节约路途。可实际情况是,大家每晚畅聊到深夜,第二天上课,疲惫不堪……
于是,高中三年都沉迷在玩闹的唐晓,高考毫无意外的落败了,别说考上本科了,就连省大专线都差距甚远,只有市大专才能选择。
复读再次落榜,专业比学校更重要
高考成绩出来后,父母虽然失望,但还是给了唐晓三个选择:第一,去市大专的学校,选一个好的专业;第二,去复读,虽然辛苦,但是认真点,也许就能考上本科了;第三,实在不喜欢读书,就可以参加工作了。
唐晓经过几次思想的斗争,最后选择了去复读,再拼一次。复读唐晓很认真,一改之前的顽劣,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面,对于唐晓的专心学习,父母都觉得很欣慰,而第二次高考,唐晓再次落榜,以十几分之差,与大学本科失之交臂。
这次唐晓没有再犹豫,他果断的选择了一个省大专学校,在报考专业时,他选择了热门的IT专业,虽然他的语文、英语学习成绩不好,但他初中时就爱玩游戏,对于计算机,也算比一般人精通几分,他觉得凭借他对计算机专业的浓厚兴趣,也许能闯出一份不一样的未来。
找对兴趣,才是成功的关键
进入大学,唐晓算是第一次接触编程,以及程序员这个高端的称谓。第一次写代码,对于英语白痴的唐晓来说,看着一行行的代码,很累,但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唐晓觉得自己好歹认识26个英文字母,碰到有不认识的单词就查字典,只要自己坚持,总能熟能生巧,学到一技之长。
在学校学到的编程知识,让唐晓实习的时候很轻松的找到了一份工作,虽然刚开始工作很辛苦,工资也不算高,但相对很多在家待业的同学来说,已经很好了。
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加上实习时候积攒的经验,大专毕业后,唐晓根本就不担心所谓的就业难问题,他早已凭借自己的IT技能,在广州找到了一份月薪7000的工作,而他的一些大学同学,却还在做着3000多块钱一个月的文员工作,或者在工地风吹日晒的进行工程测量。
选择IT技术,改变自己的命运
从家长、老师讨厌的“差生”,同学敬而远之的“坏学生”,到工作稳定高薪的IT精英,如此逆袭,是唐晓的努力,更是因为选择发展前景大好的IT行业。
事实证明,虽然高考落榜了,但是只要有一颗不依不饶的心,选择用IT技术,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达牛是手机应用学开创者,专注于手机应用开发,参与更多的手机应用项目开发,编程技术当然比大学院校毕业生更牛。
转发本文并关注达牛微信号todaniu可以免费参加手机应用项目实战。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