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温暖的阳光从车窗洒落下来,照在我的“老坛酸菜”方便面上,那是久违的酸辣味,也是熟悉的列车味道。
为了和同事尽快汇合,赶了今天最早的高铁,天没亮就出发了。此时的G80已经过了武汉,窗外,金色的稻田静静地躺在蓝天白云下,成群的白鹭飞来飞去,特别是列车出隧道后的山坡,在阳光的照耀下五彩缤纷,秋色分外妖娆。每当举起手来想留下这美好的瞬间,列车又唆地钻进了下一个隧道里。五颜六色的树,除了杨树和松树,其他都分不清树种,只能将所有的美好默默记住,藏在心底。
一路电话和微信不断,空档就看看白衣书生的《风过无痕》,时间和列车一样跑的飞快。
这时一个简书的朋友,给我回复了她洋洋洒洒的一段留言。那是她看了我《月亮与六便士》的书评后,给我回复的观点。
“成功不仅仅取决于自身的努力,还取决于外在的环境。有时候我们是不能忽略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的。就拿书中的原型保罗.高更来说,他对于画画这项事业是决定了他以后的成就,但我们反念一想,如果没有马奈、莫奈等前人的铺垫,如果没有那些同行人的思想交流,如果没有找到那一个适合自己的自然环境,保罗.高更还会不会成功,或者换句话说他还能不能取得之前的伟大成就。在《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中,有点太突出思特里克兰德自身的思考突破,而忽略了外在环境对他的影响,我想是有点偏颇的。保罗.高更作为后印象主义的大师级别的人物,在他之前还有开创印象派先河的大画家,被称为印象派之父的马奈,西方现代主义之父的莫奈,以及善画芭蕾舞人物的德加,还有新印象主义的创始人修拉,没有这些人的铺垫,没有这些人对于画画理念的创新,对于画面的光影处理技巧,保罗.高更哪能成长的这么快,获得的成就这么高。所以说,取得成就的要素有两点,一在于自身的突破,二在于外在环境的影响。还有像运气、时代呀,这些次要因素,只能交给时间来评判了。好的画家虽然有时候不能受到当时的认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总会有机会脱颖而出的,这是定律。”
她是刚毕业的实习生,看到这个小姑娘的观点,突然觉得自己好矮小。确实,年龄小不一定见识差。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她说读书时也会有自己的思考,每个人成功之道都不一样,但独立思考却很重要。
突然想起老板昨天布置的作业:
要求大家对号入座,识别短板,学习提高!
感觉到自己才刚刚跳出舒适圈,新的环境还需要时间适应。面对挑战和困难,首先是要甩掉恐惧,再就是不断学习,带着目标系统的学习。边学习边成长,时刻都不能放松,不然就被小小毛孩轻松替代。
总觉得在和时间赛跑,却又不具备这个年龄该有的渊博与老成。依然会犹豫,松弛,也为自己的不深刻伤神,为自己的不努力悔恨,会陷入一场谁也无法医治的困惑里。害怕那一天突然到来,我却没有足够的力量与之抗衡。
已到了生命的中游,特别感到年龄的压力,有些事情总不能释怀,婚姻和友情,这些早被牢牢的固定,时间把一切深深的镌刻。
列车继续前行,离目的地还有一个小时。前方,一群战友正在站台等我,工作电话不断飞来,感觉到了责任带来的力量。于是快速收拾好心情,整理好思绪,用坚强面对未来的风风雨雨,迎接自己生活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