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的竞争力,高年级体现在阅读、写作,而低年级则和孩子的识字量有关,家长们在辅导孩子写作业时大都发现,无论是语文作业还是数学作业,识字量大的孩子能自主读题、答题,而识字量小的孩子仍需要家长逐一念题、解释题意。在完成习题练习和测试时,老师们也明显的感觉到,识字量大的孩子,做题速度快、理解题意的能力也较强。
新教材一年级上册要求会认的字是300个,会认会写100个,一年级下册要求会认400字,会认会写200字,除去一类字二类字中重复的,大概要认900字左右。二年级上学期要求会认450字,会认会写250字,下学期要求会认400字,会认会写300字,除去重复的,要求会认大概1200字左右。从以上数据,结合课本生字,我们可以看出,教材上对孩子识字量以及难度是逐渐增加的。
再看考试,我们发现,无论是平时的测试还是学校的末考,都有一些超纲的内容,比如二类字要让写。到了二年级不再考试统一读题,更是对孩子识字量的一个考验。也就是说,一年级,孩子的识字量只有书本上900个左右是绝对不够的,必须在一年级下学期,通过适合孩子和家庭的方法,让孩子们的识字量有大的提升。
一、坚持阅读,在阅读中识字。
每天坚持阅读最少半小时,可以选择孩子非常熟悉的读物,亲子共读。读书的时候,家长用手指读,孩子耳朵听着家长的朗读声、眼睛看着图和字,自然而然的就会对生字有一定的记忆,当朗读的次数足够,这些生字成为孩子视觉中的“高频率”生字,识字就水到渠成了。
由于选择的是熟悉的读物,孩子对故事情节较熟悉。也可以家长读前半句,孩子读后半句,无论是读(直接认读生字)还是凭记忆复述句子(记忆和字形相吻合),都能让孩子找到识字的成就感,继而保持良好的兴趣。
在阅读新书时,读到适合孩子认知能力的生字时,可以简单的停一下,结合句子和故事,或者图片告诉孩子这个字音,毕竟阅读中最好的识字应该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当然,本学期孩子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读能力,每天的阅读时间,都要给孩子独立阅读的机会,一来形成独立阅读的习惯,二来,让孩子在自主阅读中,借助拼音认识生字。
二、做生活的有心人,主动识字。
谁说“生活是本无字大书”?我们的生活被汉字包围着,时时、处处都是都有可以供孩子去认去学的生字。
看电视的时候,电视字幕结合音频可以让孩子认识不少汉字;家里的电器上贴着的标贴可以让孩子在了解电器能耗的同时认识几个生字;家里很多电器、药品、玩具等,都有说明书,和孩子一起读读说明书。
家门口的超市、药房、饭店,孩子经常见,要经常给孩子说说点名以及门面上的广告词,孩子自然而然的就能多记得几个字;出门逛超市、逛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标牌上的蔬菜名、水果名、各种糖果名、酸奶饮料等等,让孩子认一认,既增加生活经验,还能多识字。
去乘坐交通工具,公交或地铁,让孩子认认站点名,找找自己哪一站下,既增强生活能力、熟悉城市,又能识字。
在生活中,这样能帮助孩子识字的场景和方式太多了。一旦孩子能结合语言积累,凭熟字连生字读出一个完整的词或句子,特别有成就感,更别提当他能独立认读身边的广告、商标、说明书时的那种喜悦了!
三、运用识字卡片、游戏等形式,在亲子活动中有目的地识字
如果说前两种识字方法是润物无声,第三种方式则是充分发挥家庭成员的能动性,通过可操作的游戏和亲子活动,在识字方法、识字量上,对孩子进行一定的指导和帮助,是对阅读识字、生活中识字的补充,也是对课堂老师识字教学的拓展延伸。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就课堂上当天所学生字的形近字、同音字等进行归类,制作成生字卡片。然后家庭成员之间进行生字卡片游戏,比如生字卡片变扑克牌的游戏(规则和上学期拼音卡扑克牌游戏类似)、找朋友游戏(说课本上的生字,在生字卡片上找形近字或同音字)、组词大比拼游戏等,让孩子在其乐融融的亲子活动中识记生字。
四、借助有关汉字的经典读物,深入领略汉字之美,追根溯源,在了解与爱中识字。
中国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每一个汉字背后都有无穷的奥秘。有关汉字的好书很多,推荐几本给大家,希望对孩子建立识字兴趣、形成识字能力,有一定帮助。
《好玩的汉字》、《有故事的汉字》、《给孩子的汉字王国》(也叫《汉字王国》)、《认得几个字》、《细说汉字》、《汉字树》(适合高年级)。
当然,家长如果想更专业地指导孩子,也可手备几本汉字经典,《说文解字》、《康熙字典》、《词源》、《同源字典》、《字史》,都能帮助家长成为汉字专家。
社会提供给我们的识字资源其实还有很多,比如动画片《学问猫教汉字》,还有很多识字APP,家长要不断学习、探索,才能更好的引领孩子。
坐言起行,家庭教育的质量才高,孩子才能更健康成长。愿每一个孩子都能运用课堂上所学的识字方法,在生活中、阅读中、亲子活动中,乐于识字、主动识字,成为一个汉字小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