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望着车外飞驰而过的不知名的树,忽然勾起我旧时的回忆。
依稀记得小学语文里有篇课文讲的就是白杨树,其具体的细节倒是记不清了,只是有残存着一些破碎的记忆。其内容大概讲的一对父子出行,在车上看到路边的白杨树,赞扬了白杨树耐旱坚韧的品性,当时还觉得颇有道理。而如今再去回顾这篇文章,已经找不到当初的那种感触。不知道这么一对比,说不说得上这是十多年来心境变化的一种体现。
在我最直接的印象中,树,是小时候跳起来也够不着的叶子,是情窦初开时与她一起避雨的屋檐,是学生们每次入学军训时歇脚的庇荫之处;而如今眼前似水流逝般的树,却是列车飞驰而过时洒落在心中的些许无奈。
小学三年级,跟着外出打工的父母一同来到深圳,虽然老家并没有里深圳太远,但在2004年公路还没完全修缮那会,一路兜兜转转,舟车劳顿再怎么也是免不了的。先天有晕车症的我,为缓解呕吐之感,能做的只是望着窗外,望着窗外的路,望着窗外的树。窗外的树,就是树,流逝的树,呆看着这铺天盖地的一片绿,竟入了神。这一望,便是好几个小时,思绪不由得随之飘溢在空气中,我浸淫在离乡的难过里,心中更是五味杂陈。一边感谢欣慰最亲近的父母就在身边,却也一边感慨无奈最熟悉的土地远在千里之外,最熟悉的伙伴,曾经的学校,可能这一别,便是再也不见。心里的不安,焦虑,还有即将到来的陌生感,陪伴了我很长一段时间,为我的童年埋下了阴暗的基调。
而如今,每次出外,我都会习惯性在窗边对着外面的树发呆,隔着这透明玻璃的树,还是当年的树,再熟悉不过的树。只是,如今的我,没有当初的那种离乡的感受,更多的,是关于“根”的疑虑。
故乡,老家,母校,父母所在之处,这些对于某些人来说,这些也许是他们的根,他们最终会落脚的地方。可我啊,可能是天性浪荡也许是天生负义,竟没有半点此种想法。这些年来,家庭争吵,学业压力,朋友离去,种种难过的回忆占据了我大半个青春,他人所认同的“根”,却是我曾极力逃脱的牢笼。高考完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让我歇斯底里的,不是我将要去的学校、城市,而是离开这件事本身。是啊,离开,离开喧闹的家,离开野蛮的小乡镇,离开停滞不前的土地,难道不值得庆祝吗?那,如果不能光明正大的话,至少,让我偷偷在被窝里偷笑吧。这次义无反顾的离开,让我从近乎麻木的痛苦中抽身,我也曾尝酸甜苦辣,却未曾如此酣畅淋漓,犹如挣脱束缚的痛快,更好比脱身沼泽的幸然,久旱甘霖的欣喜,死里逃生的疯狂。这种近乎完美切割的决裂,究竟是我选择离开了我的根,还是根抛弃了我,如今也不再有意义了。
依然望着窗外的我,发现树啊,还是树,流逝的树。只是这种心境,已不再有归属感,取而代之的是来自心底深处挥之不去的疑虑— 究竟,我的根在哪?人一旦失去了长期以来心中赖以生存的根,究竟应该往哪儿去,失去了目的地列出究竟应该开往何处;到底是应该为片刻的精彩停留,还是为念旧的情怀归去;是崇拜转眼即逝的灯红酒绿,还是追求细水长流的柴米油盐;是落地生根,还是随风而去。
树啊,只是树,给不了我答案的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