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八佾第三
八佾1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厅,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白话
孔子评论季氏大夫:“八佾之乐都可以演奏于他们家的厅堂,这都忍心做,还有什么不忍心做的?”
释义
八佾是天子之乐,季氏是鲁国大夫,八佾舞于其厅,是僭越,是违礼。乐即乐舞,有乐有舞。
八佾2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白话
鲁国三家大夫孟孙、叔孙、季孙,歌《雍》以彻。夫子说:诗《雍》里面唱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诸侯助祭,天子主祭,雍雍穆穆,天子宗庙之祭,歌《雍》以彻,天子之礼乐《雍》怎么就演奏于三家大夫之家呢?
释义
彻,祭毕而收其俎也。《雍》,诗《周颂》篇名。大夫用天子之礼乐,僭越,违礼。
八佾3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白话
夫子说:一个人如果内心不仁,礼仪周全有什么用?一个人如果内心不仁,礼乐繁盛钟鼓锵锵有什么用?
释义
仁义为本,礼乐是形式。内心没有仁义,礼乐无论多么光辉灿烂,也没有价值。
八佾4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白话
林放问礼之根本。夫子说:问题问的好啊!礼,与其奢华繁盛,宁可节省俭朴一些;丧礼,与其周全得体,宁可悲戚伤感一些。
释义
不学礼,无以立。礼者,人之行为规范也,人情之节制舒缓也,从而有度,人情表达也得体,人群交往也有序,从而文明得以建立。然礼之本,要在人情。无其则为虚礼,有害于仁道。
八佾5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白话
夫子说:夷狄之地还知道有君长,不像我们诸夏,不知道还有公候大人。
释义
夫子伤时之乱,礼崩乐坏,尊卑失序,感慨之言。
八佾6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汝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白话
季氏祭祀泰山。夫子对冉有说:你不能挽救这件事吗?冉有回答道:不能。夫子说:呜呼!难道泰山之神,还不如林放懂礼,会接受季氏的祭祀吗?
释义
只有天子才能够祭祀泰山,诸侯只能祭祀封国内的山川。季氏是鲁国大夫,祭祀泰山是僭越,违礼。
八佾7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夫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要是有争的,一定是比赛射箭吧!揖让而上台,揖让而下台,然后饮酒,这样即使竞争,也是君子之争。
释义
所言者,射礼也。夫子以六艺教授弟子,礼乐射御书数。君子之争,依礼而行。所争者,德也,非恃力气。
八佾8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矣。”
白话
子夏问:“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是说什么呢?夫子说:绘画要先布五彩,然后以素白色勾勒突出。子夏说:那么礼的出现是后来的事了?夫子说:商啊,你是启发我的人啊!以后能够开始和你讨论《诗》了。
释义
礼乐文明,如同绘画之文彩灿烂,先必有其质方能依附彰显。礼乐制度,以仁义忠信之德为本。
八佾9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白话
夫子说:夏礼,我能够说一说,夏之后杞国不足以采证。殷礼,我也能说一说,殷之后宋国也不足以采证。典籍和贤人不足的缘故,要是典籍和贤人充足的话,我就能够采证完善。
释义
周礼因袭于夏商二代,有所损益。夏之后杞国,殷之后宋国,仍保留其祖先文化。夏商周,是同时代不同性格的文明。
八佾10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白话
夫子说:禘礼,从以酒灌地这个仪式开始往后,我就不想再看了。
释义
禘礼,天子之礼,鲁用违礼,故不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