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少儿启蒙阶段,家长都希望孩子广泛的学习。比如,学钢琴,舞蹈,国学,体育等等;参加各种亲子互动,夏令营,冬令营。但是,孩子真正学到了什么呢?家长只是为了应对时代的需求,结合孩子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希望孩子有学习能力,才有可能不断激发对学习浓厚兴趣。学习能力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呢?就是要从小,激发主动力。如果孩子有问题的时候,来请教家长或老师,再给予适当地引导。否则,不要主动去教;就是教了,孩子也不会懂得珍惜。培养孩子学习的愿望,也要有选择性的。不能什么都学,不能钻进去,很容易“一瓶子不满,半瓶子逛荡”。
如果反复的让孩子学习,孩子就是贪玩,想方设法偷懒,就可能已经在厌学了。此时,家长越是催促和批评,孩子就越做样子给家长看“你让我学,我就不学,你能拿我怎么样?”孩子知道要学习吗,要写作业吗?当然知道。如果不学习,第二天提问就回答不上去,就要挨老师批评;如果不写作业,第二天就会积累更多,玩得时间更少了。家长不直接责备孩子,而是借助于老师;让孩子认识到,如果不好好学习,家庭环境越宽松,在外越容易受到打击。当孩子有问题的时候,家长一定要积极回复;如果不理孩子,那孩子求上进的心思,就容易受到挫败。
有家长问,到底什么是启蒙教育呢?启蒙,就是当遇到了危险,困难,疑惑的时候;能够马上停下来,好好想清楚,如何顺利完成。启蒙教育,就是培养孩子,能够在行为实践中,顺利完成,取得结果。其关键点,在于抓住时机,内心真诚,方法正确。为什么说,在培养孩子学习力的时候,不要主动辅导呢?希望孩子珍惜学习,不浪费精力,也要清楚孩子的志向和目标。如果家长一味地教教这,教教那,孩子的目标是随着家长的手指,来回变动,最终还是迷茫的。所以,家长一定要回应孩子的提问;因为提问是有目标的,目标得以实现,思路就会完成。按照完整的思路,去做事情,往往容易一些。
刚开始告诉孩子,要好好学习,不要贪玩哦。就一定要真诚地树立规矩,不要开玩笑似的,随口说说。否则,下次家长再催,也起不到什么作用了。家长的话失灵了,和孩子沟通起来,可就费劲多了,这不可不引起重视。家庭环境中的启蒙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良好的品德,保持良好的习惯。希望取得大的成功,就从小事上培养起来。
孩子的学习,就像山泉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流出来;而不是因为没有目标而枯竭,没有专注而迷茫。在行为实践上,一定要找到结果;在品德上培育,就能让家长放心了。不要担心孩子学得少,要担心的是能不能消化。不要担心孩子没有技能,要担心的是能不能正确,有效,合理地应用在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让孩子热爱生活,对学习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