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之路(1)

曾经的我,有伤过、有爱过。如今,我愿意公开过往。那些经历,是我人生的一部分。伤让我成长,爱让我温暖,每次的痛苦挣扎与修复,让我不断的努力先前。在人生的琐碎故事中,我追求着内心的独立、自由,也希望你们能从我的记录分享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感悟。

以前我学“医护”专业的,父母对我的前期规划是:能进医院当一名护士或医生。可我最终决定投身销售行业,这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多方面的因素。

为什么要选择销售这个行业?这是从我的从小到大的环境影响、经历的人、事影响自己决定的。曾经的我是个性格内向、腼腆、不善言辞、社恐,是在课堂角落默默不语,只与熟悉的同桌交流的孩子!

出入社会后,发现销售很重要。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进入各行各业,让他人认可您讲的内容就是一种销售。卖产品的时候,自己的说话方式、表情、语气、专业度、时间把握度都很重要,决定是否能签单,签单就会实现自我价值,自然也会有金钱的回报,金钱积累多了就能实现财富自由,改变自己命运。

【关于我与半山坡的土墙房有14年的纠葛】

以前看“神雕侠侣”,我感觉自己有点像“小龙女”,来自古墓派,因为很少与外界接触;有时候还觉得自己是“桃源人”,因为那时我生活的地方在半山坡,周围住户少,不像现在的高楼大厦;有时候觉得我是不是的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的“仙女”?

从小的环境影响,我不喜欢社交,喜欢独处,这种非常不利于实现工作的晋级、感情的传递。

从我出生到25岁之间,很少有人知道我曾经住的地方。(为什么是25岁?请慢慢看到后面,见分晓)

我生长在名叫“望江”的地方,这里曾经是个bing工厂,当时的地图上甚至都找到这个地方。其实就是铁山坪的后面(那时是借读,有额外的借读费)我就读于子弟学校,每天一个人上学、放学,总是小心翼翼地避免让同学知道我住在土墙房里。看着有些同学家的木楼房和平房,我感到无比的自卑,每次放学我都是跑回去,生怕有人在我后面知道了我住的地方。我一直也从不愿意谈起家里的事情,因为我觉得说出来可能会被他们用异样的眼光看待,甚至成为被取笑的对象。

那时土墙房子,大概“30几平米”里面摆放着两张 1.5 米的床,有两个大衣柜并排着占了3平米,做饭的区域占了 3 平米,其余是做饭、吃饭、活动区域,特别拥挤!就连鞋子的空间都是挤出来的,鞋子是一排排的挂在门背后与门后墙面的板子上,你们可以想象到怎样的挂鞋区?后面文章我画图加图片。后面我和哥长大点了就又增加了一个活动的床,中间用布帘隔开,那张活动床还需要时常变动位置,这样才方便日常生活的安排。

每次下大雨土墙房子的墙角总会渗水进来,父亲则会披上挂墙角蓑衣,去填补漏墙。我好担心家里的土墙会被大雨冲塌。记得有个雷雨交加的夜晚,我很害怕 ,看到父亲出门去填补墙时,外面的雷震耳欲聋,我生怕父亲会像之前听说的“那个住在半坡的钟##家人,被雷击中,留下妻儿孤苦无依”…我大哭,叫父亲不要去…但他自然不会听我的劝,他觉得没什么可怕的,他相信老天会眷顾他。

其实,住半山坡的景色很不错,雨过天晴后,出门就可以清晰地望到对面绿油油的山与江交融的自然风景,这点我很喜欢。不过在房间里的土墙房没有窗户,不能直接从窗户望出去。只能在房顶上的两片亮瓦中,看到天黑天亮。那时的我,常幻想什么时候能有属于自己的房间,有个独立的带窗户的房间。

我父亲是个赤脚中医,救过无数人,坚信善良的人老天会照顾,会有好报,所以每次修复土墙回来就是完好无损,我真的佩服他的勇气。

我的父亲有很多的技能,比如修理家电、做美食、还会自己建砖房,在我明事理时,觉得他就是我最佩服的人。

那时由于土墙房长期下雨都会漏水,他买来了砖,在土墙外面砌了一砖房,大概有十个多平米。母亲、哥哥、我帮忙递砖,就这样给他一砖一瓦的搭建起来,记不得当时忙了多久,终于搭建好了,我好开心,因为房间大了,家里有专门洗澡地方了。(砖房里分成三区域,一个区域存放药材;一个区域就是洗衣区、洗澡;一个做饭区域)

文章还没有结束,休息一下,看一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