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经历过各种生活,或辛酸或甜蜜。在最年少轻狂的年纪像很多朋友一样,谈了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最后惨淡收场。想象自己的十九岁该多美好,在没有父母约束的城市,少了唠叨多了自由。我不喜欢哭,所以二十年来眼泪出现的日子并不多,我所崇尚的是用最大力气笑着拥抱生活这样的乐观态度。
我也踌躇过怎样才能做一个完美的人,所有人都喜欢且接纳你。现在这个问题也依然萦绕脑海,我努力做一个极有耐心的人,认识的朋友常说,好想看你发脾气的样子。我的理解中,这是一种褒奖,是我身上独特的闪光点。我不喜欢把话说的太死板,所以常常脑回路很奇特,说出来的话让人觉得很有意思。我不喜争吵,很多时候跟人有了冲突,会以很平静的方式去处理。
这一路遇到很多人,让我深刻体会到朋友还是旧的好。努力去融入一个集体太难,想要和完全不同的人做朋友难上加难,也许我太古板也许太过于坚持,如果一开始就对一个人有了判断和看法,我是怎么也不会再接近她了,就算硬着头皮我也不愿意。人总要成长,可能一不小心就掉入别人的坑,没什么的,站起来,拍拍身上的灰,笑着鄙视就好了。我觉得,无论怎样,开玩笑也好,关系铁也罢,绝对不要在交流中对人上升到语言暴力,这是做人最基础的底线。
我觉得人必须三观要正,才值得拥有更多的朋友。永远知道对错,在朋友深陷泥沼的时候不要吝啬于一只手的力量。每个人都应该深知自己和别人并没有太多不同,你是父母的小公举,大家也都一样。不该有的脾气还是改了好。举手之劳就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与其说,我看到你的钥匙掉地上了。不如说,给,你的钥匙,刚刚掉地上了。在公共场合甚至多人居住的环境,不要给别人带来不必要的打扰,就像别人在看书,你听歌就戴耳机,打游戏就不要用嘴发出声音。
我今年二十一岁,好像心智也成熟了。父母是多么可爱的存在,我感激他们赋予我的一切,看似不完美的一切,也变得精彩有话讲。很惭愧在不懂事的时候自己那无理的态度伤害到他们。怕他们失望,怕他们给的爱会减少,这个时候,想给他们拥抱。庆幸现在还能像闺蜜一样跟妈妈唠唠叨叨说些学校的杂事,还能像哥们儿一样调侃爸爸只有煮粥这一个技能。
我也迷茫也担忧也时常会叹气,我也会烦恼对未来一无所知,可是人不都是走到恰当的一步才知道下一步怎么走吗?总之,生活里充满惊喜才算没白过,珍惜吧!(点赞第一次写文章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