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长大》读书笔记
为什么要讨论成长
通常来说,哲学讨论的问题都是一般真理。但是为什么好多哲学家会思考「成长」这件如此细微具体的事情?
在《为什么长大》一书中,作者苏珊.奈曼一上来就提出了这个问题。
传统的社会结构没有为人们偏离社会传统留下多少空间,只有在死亡这件事情上允许有差别。随着传统社会结构的弱化,成长不再是整齐划一,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也可能迥然不同。人类发展的正确形式成了一个哲学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康德把成长看成一个启蒙问题。他在《人类历史的启蒙性开端》中写到:人类理性的第一阶段就是意识到自己有能力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而不是像其他动物那样注定只有一条。这样的成长意味着选择权,也需要判断力;良好判断力的养成需要教育;但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并不能给我们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在家长方面:好的教育需要预见与指向未来,但是家长没办法教会孩子拥有比自身更强大的能力;
在社会方面:政府喜欢的是不成熟的公民;文明使得我们幼儿化,“将我们放在日益盛行的电子监控设备下,生产出数目繁多的汽车或谷物早餐令我们目眩神迷,从而让我们无法把握比这些更重要的选择。大多数情况下,政府所欲求的不成熟不需要通过武力或偷窃,我们很乐意共谋。”直接控制引发叛乱,间接控制致使依赖。谁又能说,汽车、智能手机这些不是我们的玩具呢?
这样的教育环境决定了,我们成长过程中必然经历实然与应然之间的巨大落差。
让我们再来详细看看实然与应然的落差是如何形成吧!
婴儿和儿童的独断期
婴儿的诞生是一个奇迹。诞生之后,世界对婴儿来说也是奇迹,身边的星星点点都是奇迹。
理性在幼年时期具有独断性,小孩子们往往认为他们得到的是绝对真理。遭受过父母或教父式权威虐待的人需要很多年才意识到虐待并非世界上理所应当的东西。在较为愉快的情况下,孩子们的每一步看起来都在印证他自己的能力和起初看起来并非非常神秘的世界的透明度。他意识到勺子从手里脱落时总是往下掉而不是往上飞,脾气和小猫咪即使跑到窗帘背后也还在那里。他的能力与日俱增,世界变得越来越可理解。每天他都在多认识一点事物,每天在他的世界里都揭开一个新的秘密。在小孩子身上似乎印证了17世纪哲学家、十足的乐天派莱布尼茨提出的独断论形而上学:只要给我们足够多的世界和时间,就能够弄清一切。
但是理性涉及追问“为什么”的能力,这预设了可能性的概念,事物可以是一番样子,为什么它要是这一番样子?这需要用理性构想可能性。但是婴儿,极有可能没有可能性和事实的概念。
这时的孩子,接近于无条件的绝对者,对自身的力量以及周遭环境的可理解性有一种未加反思的自信。无条件的绝对者代表一种合理的世界观:一切事物融洽相处、完美合理。
青少年时期的怀疑论
绝对理性的下一个阶段是怀疑论:随着青少年发现世界不是它本来应该有的样子或者不是自己原来想象中的样子,他们的内心交织着复杂的失望与兴奋。
父母和老师即便处于最佳状态也会有缺点;他们知道的没有我们想象的多,能提供的解决办法也没有我们期望的多;他们不撒谎但也不会告诉我们他们知道的全部;他们试图用错误的方式庇护我们因为他们也没办法用正确的方式庇护我们;他们在过去时代形成的习惯和信仰使我们尴尬;他们批判自己不理解的事物,停留在过去,跟不上时代变化。难道我们不应该从对世界的无限信任转为无限不信任吗?
从独断论到怀疑论,从「世界就是这样」到「世界为什么不是这样」,这里的应然与实然的差距,就是尼采所讲的宇宙之心的形而上学创伤。事物不是本来应有的样子,你也得不到“本来应有的样子”。
年轻人因此开始愤怒,正如柏拉图说过,年轻人的愤怒意味着,他意识到那些曾经生于斯长于斯的确凿无疑的东西实际上漂浮无据,从而下定决心怀疑一切。
康德说,这一阶段比睁大眼睛轻信世界的理性童年时期更加成熟,因此是必要的、有价值的。但并不意味着已经成熟。
对怀疑论的安慰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积累,很多事情在重复。重复的越多,惊奇的事物就越少。惊奇退去后,热情也会消退。你学会了不要太依赖身边的事物、朋友和运气都可以失去、你看到过洪水饥荒夺走生命,你渐渐得出一个结论:解决办法只能在内心寻找。通过实践和决心控制自己的情绪,你已经渐渐接受了你和世界之间的间距。
斯多葛学派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处理我们内心的不满来修复我们对世界的不满。削弱我们的感情,直到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可以触动我们的情绪,这样我们就可以获得独立和满足。
但是尼采把斯多葛主义叫奴性道德,是弱者给予弱者的安慰。康德也认为,一个合理的世界,必须作为一个整体是合理的。无论是科学领域,还是社会正义领域,正是同样的动力驱使我们想象事物在既定样子之外的可能性。这种动力无关喜欢或厌恶、愿望或激情,而是来自我们无法根除的理性的要求。
也就是说,这样的成长,不叫成长,叫逃避。
到底何为成长
康德说,成长最需要的是勇气而不是知识。
在这个意义上说,哲学本身就是成长的关键。但是哲学在帮助我们成长方面起的作用恰恰是相反的。它既不会安慰你,也不会减轻你的疼痛,实际上它一定会使你的生活更加艰难。因为现实是不合理的,理性的任务是确保我们不要忘记这一点。
通过独断论与怀疑论之艰难的辩证法,哲学引导我们尊重两者都包含的好奇和愤怒;它要求我们认识到实然和应然之间的差异,同时不放弃任何一个;它要求我们,直面永远得不到的想要的世界的事实,同时拒绝放弃心中想要的世界。
康德用成熟比喻自己的哲学,它使我们在盲目接受和盲目拒绝一切时间找到一条道路。成长意味着承认贯穿我们生命始终的不确定性,甚至,明明生活在不确定之中,却认识到我们必然会继续追寻确定性。这样的观点容易描述,却很难一贯坚持。不过,谁说成长是件容易的事儿呢?
如果说,长大成年意味着保持应然和实然之间的平衡,那么这个平衡点从来都是不稳定的。二者都想占上风。因此,成熟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我们如何成长
01 教育
汉娜.阿伦特在《过去与未来的教育之间》,针对教育是什么做了一番精彩的描述。这无疑也是我见过的对教育含义的最让人充满希望的解释。“教育的要义在于,我们要决定我们对世界的爱是否足以让我们为世界承担责任,是否要让它免于苦难,因为若是有新的、年轻的面孔不断加入进来和重建它,它的毁灭就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现实的学校让人心寒,康德在《论教育学》中说「孩子们被送到学校,最初的目的不是让他们在学校里学到知识,而是让他们习惯安静的坐着,这样,将来他就不会一有什么想法就迫不及待付诸实践」。事实上,有可能还要比这更残忍更可恶。
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什么样的教育才能培养出独立、思考、勇敢、理性的人?卢梭在《爱弥儿》中给出了事无巨细的答案。
爱弥儿从出生就要穿上宽松的衣服,他利用哭声骗取关心和顺从的欲望不会达成这样他就会知道不要去命令、也不要轻易顺从;爱弥儿不会被关在房间里而是每天在草地上在树林里奔跑嬉戏,摔倒了就自己学着站起来;爱弥儿在12岁之前不准看书,而是要给他足够多的时间和自由学习由自然引发兴趣的东西而不是生搬硬套的内容;他要吃树上的果子就要自己学会将梯子架在什么样的角度;他不应该懂得什么是成规和习惯,他昨天做的事情不会对今天产生影响;他必须懂得自己的边界在哪儿从而学会尊重自然的秩序和规则。
总而言之,他要学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尊重世界给出的限度,尊重事物的必然性而不是屈从于别人的意志。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但是,这样的教育,任何人都是做不到的。这对我们自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只要一有机会,便要把教育权掌控在自己手里。
自我教育就意味着自己选择、自己承担责任,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很艰难的。但是,长大的意味还在于:明白没有什么错误是不可以补救的。学会做出自己的决定。如果觉得很难,书里给出了一些建议。
不要去使你看起来鹤立鸡群的地方,去有人比你优秀的地方
多读经典
减少对网络的依赖。不是完全放弃,而是拒绝受它的控制。
02 旅行
在一个谈话节目里,杨照老师提到现在的旅行,说了这么一段话(大意):旅行的意义就在于不确定性。从我们的基因里来说,原始社会的时候,我如果到了一个我不熟悉的地盘,为了保命,我必须全神贯注、打开我身上所有的感官来接受外界的信息。所以我们到了一个新的地方,我们的感官应该比平时更敏感,我们能闻到我们闻不到的气味、看到我们平时看不到的细节、发现以前发现不了的美。但是现在,我们出行的不确定性降到了最低,我们去我们很熟悉的车站坐车,下车去我们早就定好的酒店、走进全都差不多的酒店房间、穿上我们平时穿的衣服、用我们平时用的物品,然后,去那些早就在网上看过了无数遍的街道、景点、餐厅,吃着我们早就在别人的游记或视频中推荐过无数次的食物。
然后他发出了一个巨大的问题:那我们还去那里干嘛?
关于旅行的目的,卢梭在《爱弥儿》中写道,爱弥儿要通过观察不同的政治制度对普通人的影响,以便选择一个以后「任何人都可以体面生活的地方」安家。这句话的两个目标,在如今看来都是天方夜谭。甚至连爱弥儿在旅途中的感受“我看见了人所能看见的所有事物,而且只依靠我自己,我享受人能享受的所有自由”,在当下实现起来都是如此的困难。
旅行应当使我们成熟,但是现在的旅行往往使得我们幼儿化。大众旅游业成了民主的粉饰和经济的阴谋。
但是,怀旧是没用的。如果我们在旅途还想像婴儿一样,打开所有的感官,让新鲜事物引发自己的意识,不妨试试:
徒步旅行,像波伏娃一样“绕开大路,穿过丛林和原野,每座峰都是一个挑战…..不去住酒店,宁可再走四五英里叩开村庄农舍,让干草的气息在我的梦乡萦绕”。
发现异于我们常见的人,合格的旅行者应该是初级人类学家,力求理解民族和民族之间、文化和文化之间的差异。
在另一种文化的国度里尽量待久一点,文化的差异在短时间内是察觉不到的。
不要想太多,走出去!
03 工作
是工作,不是谋生,虽然很多时候工作室为了谋生。
工作的第一要义是保持自己的独立。任何父亲都没有传给儿子让他对别人无用的权利,一个人坐在那里吃不是他本人挣来的东西,就同一个人抢银行没有什么分别。
我们是否已经创造了一种给成年人留有空间,使成长成为更好的选择的文化?古德曼说我们还没有。“演员像小丑一样工作;作家和设计师像白痴一样思考;广播公司和保险公司知道事情的真相但是煽风点火。他们时而自信满满、谎话连篇、油嘴滑舌,时而阿谀奉承、傲慢无礼”
人成长需要这样一种文化,它能够提供有意义的工作和一种共同体的感觉,一种相信世界会回报你所付出的努力的信心。如果商品消费而不是满意的工作成为我们文化的焦点,我们就已经创造了一个永远处在青春期的社会。卢梭的作品强烈控诉,只是“将束在人身上的铁链饰满花环的文化”,艺术和科学满足了我们的虚荣心,充实了我们的钱包,但是没有升华我们的共同的人性,因此文化扭曲了我们,致使我们接受本该受质疑的社会秩序。
既然社会没有给成年人一份有意义的工作,那人们不愿意长大也就不足为奇了,毕竟,在我最富有创造力的年岁里,我每天花八个小时,做毫无意义的事情。——成长要面临这样的事实,不是么?
生活的制度与我们的成长背道而驰,我们每天面对让人眼花缭乱的玩具;要接受你以为的来自所有人目光的审视时刻提心吊胆自己是不是最美的最好看的;计划淘汰制度的出现让人们不得不忙于挣钱然后忙于花钱;人们的工作越来越没有意义甚至我们每周会花去一半的时间开无聊的会写没有人看的报告;自由市场带给人们的是无穷无尽的不自由。撒切尔夫人说着“别无选择”。马克思的语言似乎成真了“一切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
可是,这些不正是我们让自己长大的原因吗?一个从根本上否定成年人的社会不可能培养出非常活跃且有责任感的公民;但反过来,如果没有相当数量的有责任感的勇敢的公民也不可能创造出另一种社会。
何为长大,为什么要长大
长大很难,为什么要长大?
很多人抗拒成长,把彼得潘当做心目中的偶像,以此当做自由和精神的标志。但是如果这样,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创造出成熟的社会呢?
为什么要长大?就是因为它比你想得难太多,难太多以至于你无法抗拒。难太多以至于一代人永远无法完成,它必须要通过几代人的努力。
长大对每个愿意长大的人意味着什么。这里我特别强调了“愿意”长大,毕竟一想到成长要付出这么多,有些人宁愿窝在沙发里摆弄自己的玩具。
成长意味着痛苦;不向成长妥协的方式,就是认识到成长的苦难从而不去忽略它,让一切事物因为困难呈现整体性。你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实然和应然之间不可弥合的差距;越来越能看清生活和命运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点而是一个整体;你认识到命运的强大力量,但是你也能开始从整体的角度看待和追问事物,从整体的角度看待自己在生活中的力量;
成长意味着清醒;你清醒地看到生命不是一条线而是一个循环;你开始意识到所谓「最好的时光」「下坡路」的说法是错误的,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是最好的,因此下定决心享受每一秒能够抓住的快乐。你知道分分秒秒都会过去,一旦辜负了就再也体验不到。你会更平心静气;你的海马体渐渐淡化了负面的记忆;你发现事物越来越美好比如日出比如日落比如一切从土里长出来的东西。
成长意味着思考和判断力;这是除了生活和成长本身,谁都不能教会你的;
成长意味着勇敢;勇敢拷问自己到底是谁?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并决心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勇敢承担起我们敢于对自己、对他人负起责任;勇敢把人性的尊严把持在自己这里;勇敢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成长意味着宽恕;看清人性,也担待人性;
成长意味着遵从自然的意志;这里的自然,更贴切的说法是规律;顺便扯出来一点说,在我的价值观里,一直有一个词就是自然。长久以来我不知道该如何向问起的人解释,在卢梭的《爱弥儿》中,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事物的必然性」。卢梭对爱弥儿的要求是:这个孩子只能遵从事物的必然性,而不是任何权威。这也是每一个长大的人应该体会和做到的,尽管,非常之难。
成长意味着热爱;在看清生活的真相以后,依然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