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青春感悟实践
拜伦曾说过:“百日莫空过,青春不再来”。大学生活已经过去两年,人生最美好的时刻便是青春之时,我们应不负青春、不负韶华,绽放自己的魅力。2021年7月14日短短9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从一开始的准备策划到总结整理都让我体会到实践的力量,收获颇多。
在社会实践中,我了解到中医药发展、中药材种植的现状,也聆听了社会各年龄段公民对中医药的看法,同时我也感受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在准备阶段,团队成员积极发表个人看法,大家畅所欲言,提前规划路线、采访事宜、可能出现的问题等,为暑期社会实践的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而良好的团队不可或缺的是集思广益的想法、齐聚一心的关系、敢于实践的勇气。我们分工明确,将任何事都想做到尽善尽美,在准备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我们大学生的热情和抱负,也学会了发散思维、虚心采纳。
朱熹曾说过:“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通过本次实践我也发现只有深入调研实践才能真正了解中医药,扩大中医药知识面。首先我们参观了济宁市广育堂中医药博物馆,我对中医药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在专业人员的讲解下,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医药文化的了解程度。并且,参观中医药博物馆的人数逐年增加,可见公民对中医药重视度逐渐提升。随后我们采访了济宁市中医药馆、中医药医院,经过了解,我们发现中医药的宣传力度需要加大,大众对中医药的相信度、使用度不高;走访福明祥中药材种植基地、垞河村,了解中药材种植习性,进一步了解中医药国粹文化。线下线上相结合宣传中医药,加深自己对中医药的了解,将所学所感宣传分享给大众,发放宣传单页、开展抖音直播,运用多样形式,扩大受众面,让大众更加了解中医药,相信中医药,愿意使用中医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短暂却充实的实习,对我自己而言,是进步的过程,是一段丰富的经历,也是一个重要的步骤,对日后学习、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的帮助。做事要先做人,明白做人的道理。首先要善与人交流,在实践调研采访过程中,如何与人沟通好,是门需要钻研的技巧,需要长期的练习。交流通畅,相互合作事半功倍,也更加融洽。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别人提出的建议,要虚心接受。第二,要克服自己的胆怯心理。战胜自我才能战胜世界,勇气是成功的关键。第三,不断丰富知识,知识是制胜的法宝之一。增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用知识武装自己,用实践沉淀自己。第四,团结就是力量。团队合作在实现目标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做一只合群的大雁,才能飞得更高更远,飞行过程也能更加安全。第五,学会自我反省。一天实践活动下来,要做到回顾当天,总结所学所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改之。要做到未雨绸缪,提前做好最坏打算,做好准备,以备不时之需。
通过本次实践,我逐步了解社会,开拓了视野,增长知识以及应对事情的能力,并在社会实践中认清自己的位置,发掘自己的闪光点,发现不足,对自身价值有了更加客观的评价。我们还与大众相互交流,碰撞出新的火花,从中学到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充分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只有真正到实践中去,深入基层才是发现问题的关键。
这次实践活动,丰富了我的实践经验,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更加了解社会,更加了解中医药。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瑰宝,作为中国的国粹精华,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点,大力宣传中医药是必由之路,中医药一定会朝着更加光明的道路发展。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走出校门、步入社会、投入社会的良好形式,我们要抓住这宝贵的机会,提升自身素养,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和意识。并且要树立远大理想,明确目标,为祖国发展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