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成就自我
山东理工大学“华小佗”实践团来到济宁市,我们本着发现中医药传承和发展问题,寻找解决该问题方法的想法,来到任城区广育堂国药工业园。通过了解广育堂的发展、寻访实践地和参观种植基地等方式探寻中医药的发展现状和发展阻力问题,同时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宣传。
实践,就是要求我们把我们在学校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当中,使他们有用武之地。所以如果只学不实践,那么学到的东西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而我我们这次的选题也和我们专业相关性较大,和国家倡导的政策也很相近,是一个非常好的选题。
七月的盛夏,蔚蓝的天空,那颗悬着火球毫不留情的炙烤着大地,我们反复被一个巨大的蒸笼罩住,透不过气儿来。连天上的云朵都受不了,眼前尽是一片万里无云的景象。而我们实践的热情也伴着炎炎夏日愈加热烈。
在济宁市开始实践的第一天,学院党总支书记郭万保、副院长(主持工作)庞秋香、副院长巴连良、生物科学系主任徐佳宁、教学科研办公室正科级秘书邓洪宽、辅导员陈颖洁等一行人也来到广育堂参观学习,并且带了小礼物来看望我们实践团队全体成员。他们的关心也给我们实践团带来了无限的动力。
在总经理助理高春蕊的带领及解说下,我们一起参观了广育堂,在每一处的展览中见证四百多年广育堂的传承和发展。对广育堂非物质文化遗产--二仙膏和二仙膏古法炮制工艺。我们见识到中医中古法炮制工艺的伟大,这项工艺也改变了我对中医药见效慢的想法。
在之后的两周里,我们分别去了济宁市中医药馆、中医药店和福铭祥中药材种植产业园。近距离观察中药材,了解中药材的种植条件,并通过过询问当地村民了解在种植中草药的影响下经济发展情况,以药材的生长为始,经过加工等工序最终分为中药才和做好的中成药为终。通过了解这些流程对中医药的发展阻碍问题做出较好的解答。每天的复盘总结是我们最为有利的一个流程,每天晚上完成工作之后我们都会比自己一天所见到的和自己所想的都讨论并且记录下来。以便我们对接下来的宣传做更好的准备。
在最后两天宣传的过程中,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中医药的发展阻力。有很多的年轻人并不认可它,总是觉得中医药治疗手段比较单一,而且作为最常见的治疗手段--内服法,相较于西药可能疗效比较慢,这是大多数人不会选择中药最主要的原因。而像针灸、推拿、按摩、骨折复位等疗法对于疾病的治疗较多的是辅助作用,大多数人并不会正是他们自身的优点,以推拿为例,经常做推拿的儿童免疫力会有很大的提高,而且他们是不会出现细菌的耐药性,这无疑是对我们经常挂点滴的零零后一代的福音。如果推拿能够推广,那我们将不会烦恼于耐药性了。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中医队伍思维转向,临床重西轻中。中医分为两种,第一种概括为继承性的,他们会全部以中医为主,但是他们通常以做门诊,看慢性病和疑难杂症为主,对于主管住院治疗,非常不适合。第二类团队是系统性的,他们会系统地学习中医和西医,但是对于住院治疗患者,在医院这个大环境的影响下,他们会优先西医的治疗方法。
对于整个实践过程,我们要改进的还有很多。第一天我们没有统一规划行驶路线,导致行动迟缓,最终迟到。后来因为我们的疏忽,忘记了实践地证明盖章,宣传的时候,因为ppt出错的原因阻碍了宣传进度。但是最终我们的放大方向还是好的,这些小失误虽然不会对我们整体的实践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是他也教会了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都要细心专注,对待每一件事都要做好规划,不能盲目的去做,要细心检查每一个细节,以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夫生者,天地之大德也。医者,赞天地之生者也。”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最为耀眼的瑰宝。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我们实践团成员对中医药文化的宣传都进了自己的一份力,为中医药文化的发展献出自己的力量。通过这次的实践学习,我们实践团成员更好地感受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细细品味其中的独特奥妙,感受到了杏林之美。相信通过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总有一天,中医药文化会在中华大地上绽放出自己独特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