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实践故事......
伴着夏日的蝉鸣和满是槐花香气的空气,在这个暑假,我们山东理工大学生命与医药学院“华小佗”实践团来到山东济宁,进行关于中医药的调研活动。
在实践中,我们首先来到山东省济宁市广育堂国药工业园参观和学习中医药文化。学院领导老师们也来到工业园对我们进行慰问关怀,给我们送上了生活用品,并和我们一起进行参观,让我们感受到了深深的关爱。进入广育堂,首先看到的是“不忘初心跟党走,继续前进创辉煌”的口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要深入挖掘中医药宝库的精华。广育堂设立了中医药传统文化展示厅和“二仙膏”古法制作技艺传承作坊,弘扬了中医药传统文化,彰显中医药独特魅力。在参观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中药的炮制方法非常重要。因其独特性和唯一性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入选国家首批传统工艺振兴目录的二仙膏,经过十三道工序,100多个细节组成。现实中我们对中药的刻板印象是起效慢,但是实际上是由于中药的炮制技艺在传承过程中有所遗漏,导致疗效慢。在参观过程中讲解到,譬如红豆薏米茶有去湿气的药用价值,日常的制作过程中往往功效很小,原因是薏米在炒制工艺后才会发挥其大部分效用。在对中医药店、中医药等进行调研的时候,我们了解到中药对于西药的主要区别和优势是它可以对整体进行治疗,而每种西药只能针对个别疾病进行治疗。中药不治“已”病,而治“未”病。中药的主要功效是预防和调理,治疗的主要是功能性疾病。而西医治疗单一,治疗的是器质性疾病。中医治疗主要是辅助作用,最重要的还是心理作用,讲究的是协调,精神调节、饮食调节与药物调节相结合。很多人不愿意选择中医治疗的办法是由于中药熬制繁琐,花费时间多。对于这个问题有两个途径解决,一个是将其制成中成药,方便携带,食用方便,但是它的弊端是无法针对不同病症进行治疗。而中药可以根据不同的病症情况,处以剂量不同的处方。我们还来到垞河村,调研中草药种植以及销售发展情况。在垞河村,我们参观了火龙果、木瓜种植园,并动手采摘。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火龙果人工授粉与摘花工作。除此之外,我们还帮助进行了除草,感受到了属于劳动的独特魅力。虽然下着绵绵细雨,但是阻拦不了我们的满腔热情。在参观村庄时,我们了解到人工除草工作需要大量人力,并且此工作限制较少,大大提高了就业率,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我们了解到当地正在发展旅游业,开设火龙果采摘园,多种产业结合发展,带动当地经济,有利于带动农民致富,促进乡村发展。进行宣传工作时,我们来到人流量大的地方进行宣传单页的发送,虽然天气炎热,但是大家都充满热情,为了中医药能够更好的被群众所知道,减少误区。晚上我们来到社区广场,在广场上教大爷大妈学跳“五禽戏”,五禽戏是中国传统导引养生的一个重要功法,其创编者是华佗,被国务院命名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学习五禽戏可以强身健体,对身体健康有很大帮助。大爷大妈也非常开心的跟着我们一起学习。对于线上宣传,我们提前做好了ppt,大家每个人都来介绍一个关于中医药的知识或者大家对中医药的误区。我讲述的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两种中药材,西瓜和菊花。在准备好的内容介绍完成后,我们对于弹幕中发出的问题也根据我们已有的知识做了回答。除此之外,我们还通过微信公众号的形式,对中医药进行的科普,包括文字描述,也包括做成视频的形式讲述。
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并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我们要抓住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机会,提升我们的修身,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与意识。这次实践活动,提高了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使我们通过这次实践更加了解社会,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树立目标,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学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国家重视中医药发展,推进中医药改革发展,引领中医药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我们在此次实践活动中,尽自己的力量宣传中医药,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也将努力,为中医药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