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坛如神坛,大师大佬齐攀登,站得高来跌得惨,一字千金变废纸……
书坛大佬跌落神坛,向来是书法中人喜闻乐见的事,这不,又一书法大佬惨惨跌落,这位曾是书协副主席的大师黯然退场,台下没有惋惜,唯有唏嘘。
赵公长青生于黑土地,自幼就有着文人墨客之好,在仕林大染缸中摸爬数十年,最终成功攀上书协神坛,位列当代书坛之仙班,在书协副主席宝座上一坐十三年,尽管只不过一手三流书法,却曾经随手一幅十数万,差不多一字卖三万。
如今,曾是书协副主席的赵公一个跟头栽倒跌落神坛宝座,当初一字千金的三流书法作品也瞬间沦为废纸一张,没有人替赵公惋惜,世人皆是唏嘘——为何神坛之上的大师大佬们总会以如此方式“殊途同归”?
书法究竟有何现实意义?是兴趣使然?是修身养性?还是为艺术之传承?古人剖析自己之所以爱书法,只因源于自然而然,并没太多的目的和追求,喜欢玩书法就一直写下去。
但古人玩书法却又不止于玩玩而已,而是有玩的门槛和要求,比如黄庭坚就曾说,玩书法可以,但首先你胸中得有道义,玩的过程中你还得同时学习圣贤哲学和做人的道理,这样才能写出有价值的字来,叫做“书乃可贵”。
黄庭坚所谓的“可贵”,可以理解为价值,更可以理解为水平。
古人在追求“字乃可贵”的过程中,首先是追求水平的精进,而在价值层面,由于古代不像今天可以把书法拍卖什么的,其价值更多的也不过是指艺术内涵而已,而不是指写几个字就能换来多少银两的那种价值。
即便在现代书坛,人们也常常能听到诸多书法大师大佬语重心长地说,真正的好书法应当是性情的真实展现、应当是品格的自然流露……
然而,在这些探究书法高尚意义的背后,却往往有太多书法神坛之上的大佬只看见“书乃可贵”的那个“贵”字。
他们将那个“贵”字理解为俗世金钱价值之贵,将那个“贵”字理解为世俗名利之贵,什么要写出性情和品格流露的好字,都只不过为了这个“贵”字粉饰遮掩而已。赵某人的跌落,就是因为他歪曲了对“书乃可贵”的理解。
胸中无道义字中无法度,写得一手三流书法也能一字千金,又何必时常学圣贤修德行?
在所有如同赵某人一样跌落神坛的书家眼中,学书的意义就在于那个“贵”字——身份贵、价格贵,身份贵则有书协副主席之地位,价格贵则有一字数万的润格,不仅有这两样明面上的“贵”,还有隐晦于暗处的“贵”。
在书协副主席的神坛宝座上,赵某人展现了自己乐于助人的优良品德,有人想要弄个书协会员让自己的字也“贵”一把,赵某人有偿帮一帮,有人想要弄个理事当当,赵某人上下其手助人圆梦,与此同时,赵某人的字也在暗地里越发“书乃可贵”了。
赵某人跌落神坛之后承认,自己依靠这种“乐于助人”得到了高达两千四百多万的“可贵”回报,而他那些曾经以几万几十万卖出去的书法作品,如今已然沦为了废纸一张,回归了他那三流书法原本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