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会利 聊点讲师班五期 洛阳 坚持分享第642天《中八第十一次课程梳理》2018.08.10
1、面对新手咨询师,或者说任何咨询师,在做咨询的过程中,抱着敬畏之心。足够的欣赏他人——“我去做,未必有你做的好。”
2、咨询时间太长,可能是助人之心太强,想要一次把问题解决掉。也可能是来访者说了许多与咨询无关的话,咨询师没有及时的收,引导谈话的方式要灵活掌握运用。四种方式分别是:释义(内容反应),中断(如倒水),引导,情感反射。
3、不是说不用焦点问话就没有用技术,倾听、共情、尊重等都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技术。
4、咨询思路不够清晰,在了解来访者情况,收集资料的时候到底该怎么做呢?也许,无他,唯多做多反思尔。
5、心中有设置,自然行为就会有设置。无论是咨询时间还是收费问题,时间久了以后自然会重视设置,也能恪守设置。前面所说的很多看似无关的内容停不下来,也许是因为他当下真的需要。时间快到了,来访者才开始说到重点了,也要按时结束,下次再聊。就算下次他不再来了,那是他的事情,爱来不来,随缘随心。就算做的很好,他下次也不一定会来,不完全是咨询师的原因,所以不逃避责任,也不拦责,讲课也好,咨询也罢,来了欢迎去不留,守好自己的本心。
6、约练可以更好的训练基本功,实际咨询更多在考验能力了,基本功要有,能力也要有!
7、当别人问具体问题的时候,不给具体建议,可以用焦点问话去引导。“更具体的我也不知道怎么做,需要您自己去思考。”“有效继续,无效改变。”“您感觉做些什么会比较有帮助?”“嗯,您可以试试看。”回答“不知道”其实是对对方的一种尊重,一种坦诚。
8、焦点不刻意共情,尤其不共负向的情,讲究自然同理,顺势而为。
9、人不是问题,问题才是问题,问题也不是问题,问题是成长的契机。
10、外化是一种态度,源于叙事学派,用外化的瓶,装焦点的酒,融入更多的办法。循环问句源于系统式家庭治疗。这些都是为了让当事人跳脱出来看问题,身处其中而不自知的时候,往往容易钻牛角尖。跳出来就能看到还有大片的蓝天,只有我们头顶有一小片乌云,这一小片乌云说不定还能在夏天带给我们一些清凉,何乐而不为呢?
11、外化在处理情绪问题的时候比较好用。时空对话:与未来美好的自己对话,也可以是过去的自己。
12、所有的问话都不是直接拿过来用的,前面的铺垫,基本功很重要,和来访者建立关系以后,才能更好的交流,才能去用到技术。外化可能是聊了许久才用,比如两小时的咨询一个小时后再用或者第二第三次咨询再用。
13、关于外化:当一个人处的位置不一样,站的角度不一样,说的话不一样,感受就会不一样,虽然所有的话都还是同一个人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