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个火枪手想把主教的密谋尽快告诉达特安,可到处都是主教的密探,他们决定在前线战壕商讨下一步的行动。
2 “战壕会议”过程中,数次遇到敌方的进攻,都被他们打退了。
3 他们需要通知王后,小心主教的进一步阴谋。还要想办法通知巴金汉公爵提防米莱狄的谋杀。
4 达特安与英方海防守将温特勋爵是旧交,他打算让他在米莱狄登陆时,对她进行抓捕审讯。
5 阿拉密斯很快就写好了两封信。
6 为退出战斗,他们把敌方的尸体都带上本方的帽子,露头靠在战壕上,他们就悄无声息地撤了回去。
7 主教发现达特安和三个火枪手都很勇猛,想拉拢他们为自己服务,就嘉奖了他们,并把达特安正式安排在火枪队。
8 达特安卖掉了王后赏赐的戒指,用于路费,让两个仆人把两封信加急送出了。
9 米莱狄刚刚到达朴茨茅斯港,就被提前得知消息的温特勋爵扣押,并关押在一个古堡中。
10—米莱狄利用美色,买通了监视她的青年军官费尔顿,还用计煽起了他对巴金汉公爵的仇恨,被迷得神魂颠倒的年轻军官死心塌地听命于米莱狄。
11 在一个风雨之夜,费尔顿趁温特勋爵不备,锯断了铁窗栏杆,用事先备好的绳梯,带着米莱狄逃出了古堡。
12 他们来到港口,出巨资,让船家把船开往法国。他让米莱狄等他回来再启航,自己去刺杀 巴金汉公爵。
13 费尔顿以工作之名,进入巴金汉公爵的办公室,刺杀了公爵。
14 费尔顿仓皇逃离杀人现场,被仓促赶来的温特勋爵拦住。他刚刚得知费尔顿解救了米莱狄,想到费尔顿可能会来巴金汉这里冒险,可惜还是晚来了一步。
15 炮台鸣炮,通知发生重要事件,准备封锁港口。
16 米莱狄知道刺杀得手,就不再等费尔顿返回。立刻催促船主启航。
17 英王的封锁令还是没能阻止米莱狄的逃离。
18 温特奉命化妆前往法国,刺杀米莱狄,为巴金汉公爵报仇。
19 米莱狄回到法国,立刻写信向主教报告,说对巴金汉的刺杀已经得手,希望主教亲自来或派人来比东找她。
20 米莱狄在比东的修道院住下,听长老说这里还有一位避难女子,叫波纳雪太太,钻坠门事件后,主教一直迫害她,她就躲到这里了。
21 米莱狄得知这位波纳雪太太不仅坏了钻坠阴谋,还是达特安的好友。她想方设法接近她, 想找机会将她除掉。
22 再说路易十三,战事没有进展,他也不喜欢与主教相处,于是让火枪手护送他回了后方。
23 达特安回来后,听说波纳雪处境危险,去比东避难去来。就同三个火枪手一起,请了假,直奔比东。
24 米莱狄认出疾驰而来的就是达特安,她诱骗波纳雪太太喝下了她实现备好的毒酒,自己就溜了。
25 达特安找到波纳雪时,她已经不省人事,奄奄一息了,达特安见此惨境,失声痛哭。
26 愤怒的达特安和三剑客一起,四下寻找米莱狄。他恨不得千刀万剐这个阴毒的女人。
27 这时另一个追杀米莱狄的人找到了这里,他就是温特勋爵。估计米莱狄还没有跑远,他们对她展开了追捕。
28 最后,他们在安肯汉村逮住了米莱狄。就地审讯后,决定将她处死。由阿多斯带来的法警执行。
29 主教根据米莱狄生前的密告,指控达特安通敌,达特安说这是米莱狄的诬告,指出了米莱狄的一系列罪行,我们已将其正法。并拿出一份文件。
30 主教一看,倒吸一口凉气。这正是他签发的赦书。“持有此令者,有权杀死该杀之人”。
31 狡猾的主教沉思片刻,就烧毁了可能成为证据的“赦书”。并为达特安签发了一张委任状,提升他为火枪队的副队长。
32 巴金汉公爵被刺后,临死前派人去法后那里诀别,还赠送了纪念品。法后知道后非常难过,可国王却十分开心。
33 英法战争结束后,达特安正式当上了火枪队的副队长,阿拉密斯复原当了教士,波尔多斯退伍结了婚。只有阿多斯还和达特安在一起,留在了火枪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