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公寓停电,所以有时间扯点东西。
我来说说在日常生活中,我通常如何去判断一个人。
其实最大的一条原则就是:他在公众视野中做的一切,几乎不会被我拿来作为评价此人的参考。下面我就用陶喆来做一个说明。
首先移步陶喆的微博。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伪公知言论和不带勺的鸡汤。你可以看到诸如三天两头的感谢身边的人不离不弃,为受伤受难的人祈福,看见彩虹感慨生活的美好,感激上帝保佑自己和身边的人,质疑机场不允许接机的车在到达处接客等等。这里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全都是一些没有营养的话。鸡汤我就不想浪费时间说了,总之就是自以为艺术和细腻的无病呻吟;而一些看似思考社会问题的内容,有点脑子和常识的人略一思考也会感觉好笑。比如不允许车辆随意在到达处接机,几乎下意识的反应就是安全问题。对于机场这类敏感场所,究竟是方便一点更重要还是安全一点更重要?另外就我为数不多的几次上海机场经历来说,个人认为目前设施和程序都比较完善,并没有感觉到明显的不便(当然这不是本文探讨的要点)。
所以如果我们用微博上的内容去试图描绘这个人,我们会很自然的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此人感情细腻,友善乐施,热爱生活,认真负责,并以社会公民的身份积极地发表意见建议。并结合他作为音乐人的公众身份,我们最后会认为陶喆不只是一个单纯出色的音乐人,在其他方面他也同样出色,是不可多得的全面型人才。
显然如果是这样的结论,我们就被陶喆出轨打脸了。
因为所有在公众视野下的行为,都是过滤和伪装后的结果。其内容几乎不能作为评价此人的参考。
试想你写微博的时候,会不会告诉大家:今天我趁四下无人,在博物馆的角落吐了口痰;你在有监控摄像头时,会不会驱车擅闯红灯;你在商务会谈的时候,会不会穿着短裤顺便再抠抠脚趾。
写到这估计会被喷,一部分读者估计因为觉得我举例太小儿科,简直在说人人都知道的废话。
当然不是。想想我们平时对一个人的看法从初建到形成的每一个时刻,有没有先程序性的思考相关事件的公私性质?我经常听到很多父母说见面后觉得某小孩很懂礼貌,看到网友评论说某某明星不曾捐款。
仔细想想,完全不在公众视野下的行为,除了巧合,那又会有多少能够被我们发现呢?如此说来,岂不是没有办法建立对一个人相对客观的认识?
不,还有。那就是观察那些下意识的细节。“下意识”指的是连当事者都不曾意识到的程度。比如在面试时,面试官的工作台摆放的物件和顺序可以透露出他的某些性格和习惯;在体育比赛时,对方在他自己一个好球或你一个失误后的庆祝方式可以看出他的职业素养和临场经验;在于对方交谈时,对方的一些口头禅或肢体动作可以看出他的交际水平甚至综合素质。
我们不妨再回到陶喆的微博,从我阅读的方式,大概读出下面一些东西:
中英文高度夹杂,且大多数莫名其妙的夹杂。
口语中一定程度的夹杂未必就是卖弄,但书面化的载体配以奇奇怪怪的中英文夹杂就让我完全看不懂。尤其是一些感恩上帝和赞叹生活美好的内容,刻意感很重,可以看出此人十分努力地希望自己对生活的热情和贴近为人所称赞,并且是中英文的哦。
作为职业音乐人,微博中大量呈现“人文性质的”公知言论。
当然我并不反对任何一个行业的人参与公民建设,但我旗帜鲜明的反对毫无常识和营养的只为博存在感的不负责言论。在陶喆的微博中,很多言论以及结论都显得极其不专业和不负责任(即使专业,短微博想讲清楚论点和理由本来仍就很困难)。很显然,他希望追求一种“有底蕴的音乐人”形象,但无奈段数的确太低,技法还是太拙劣了。
经常性的贴出反映自己辛勤工作或者满世界跑的繁忙图片。
真心爱自己所做的,往往倒不会如此密集的贴图,当然更不会贴图出来再表现出“我真的能坚持,我很愿意这样努力工作”的态度。而是真正抓紧时间完成更多的工作。当然,这也是站在较高的职业层次去评价这种行为了。
所以在公开处看细节,别有一番风味。
不知大家是否有注意我上文用了“几乎”一词,因为我文中所述的评价体系依赖于较多和较长期的观察,在样本量极其稀缺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出现较大误差。并且本文作为没事扯淡性质,不具有论文的严谨性。
当然,本文纯粹以陶喆举例说明观点。陶喆有部分音乐作品我还是比较喜欢的,并且由于我对音乐的白痴理解,所以以上完全不涉及他的专业领域。
最后,给大伙出个习题:请认真阅读陶喆出轨后的官方声明,并谈谈你从中发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