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背景
1.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起来,但依然很落后。
2.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俄国国内各种矛盾计划。
3.1917年,俄国发生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您是政府进行世界大战引起人民的更大不满。
十月革命
背景:俄军在一战前线惨败,俄国经济濒于全面崩溃,列宁指出,布尔什维克必须通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
经过: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来到斯莫尔尼宫领导起义,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取得胜利。
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成立苏维埃政府:1917年11月7日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全体的苏维埃政府,政列宁任人民委员会主席。
新政府的措施
1.废除旧的国家机器,创建新的政权机关。
2.废除旧的常备军,组建红军。
3.将大工业铁路银行收归国有,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4.废除土地私有制,没收土地、皇室和教会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5.废除沙皇政府和临时政府与外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6.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巩固:经过三年的艰苦斗争,苏维埃政府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的叛乱,巩固了新生的政权。
意义:1.十月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的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2.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凡尔赛条约》
巴黎和会
时间:1919年1月三巨头英国首相劳和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和美国总统威尔逊操控了会议。
结果: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协约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条约》。
条约内容
领土:重代德国疆域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归法国开采。
军事: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莱茵河东岸50千米,德国不得设防,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德国拥有空军,限制陆军人数。
政治:德国默认奥地利,波兰等国独立。
赔款: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
殖民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凡尔赛体系:协约国分别与其他战败国,签订了一系列的和约,立些和约与《凡尔赛条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战胜国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
国际联盟:1920年由英法操控的国际联盟成立。
《九国公约》
背景: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的关系,但他们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仍然矛盾重重。
华盛顿会议
时间、地点:1921年11月,华盛顿。
与会国: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九国,主导会议的是美国。
结果: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九国公约等条约。
认识: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重新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
《九国公约》
内容:标榜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
影响:使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最终实现使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没有出现,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在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上的基础上,列强建立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苏联社会主义的建设
新经济政策
背景:经历四年的世界大战和三年内战的苏维埃,俄国经济非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列宁认为,必须改变战士共产主义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
时间:1921年春。
内容:与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允许自然贸易,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作用:从俄国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苏联的工业化
苏联成立:1922年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工业化
两个五年计划:1928年———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
特点: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
农业集体化
时间:20世纪30年代,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过程:苏联开展的消灭富农运动,政府从多方面支持集体农庄的建设。
苏联模式苏维埃
确立:1936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的社会主义国家,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新宪法标志着,苏联模式的形成主要特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评价:苏联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日后赢赢得反法西斯胜利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但苏联模式的弊端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