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昨天回老家返回的路上,自己突然有了灵感,便在手机洋洋洒洒地写了一篇文章。真的是像潇湘清尘老师说的一样,我们大多时候写作,只是自己的满腔热血。
写作就是写的自己的感觉,感觉来了,就会像洪水一样奔涌而出。完全没什么一些好的章程,也许自己感觉很好,可在老师面前还是一种不成熟。
自己早上一大早就把文章发到群里,希望得到老师的点评,中午时自己有发了一遍,晚上又发了一遍。真的是不厌其烦,可是我真的很想知道自己写的怎么样,很想得到老师的指导。
这个时刻终于还是让我给等到了,老师说我这个主题很好,就是叙述太平淡。自己最近几天一直在听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自己很喜欢这个故事里的写作手法,可惜自己还不够好,不能更好地运用。
潇湘老师说了,用第一人称写有很强的代入感,但是第三人称就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在写这篇文章时,也发觉到这个问题,可是只是感觉,还不得要领。
也许这个是自己以后写故事文需要注意的关键,也是努力学习的一个关键点。因为我们不可能永远写自己的故事,写作素材遍地都是,关键是看自己怎么发现,怎么利用罢了。
老师还提了几个实质性建议,让我感触良多,而且我还问了老师,自己想写好,应该注意什么。
老师都耐心地做了回答,听完老师的点评,自己又到直播课里听了老师的直播课。听完这些之后,自己便暗暗思考,潇湘老师说首先我们也找准自己的定位。
而我的定位是什么呢?其实我一直喜欢听故事的,之前上学时写记叙文还可以,我可以把故事文作为自己的起点。齐老师也说了,故事文要比写散文更容易一些,散文很耗费素材,持续写可能把素材写完。
而故事文不一样,可以写自己的,也可以是别人的。如果是别人的可以稍加整理,增加自己的想象,就可以扩充故事文了。
再说人们都喜欢听故事,好的故事会经久传唱,齐老师在直播课上还列举了好几个成功的文章案例。
今天这节课让我感觉自己从未有的收获,之前自己一直乱写,看到哪个电影好看,有想法了,就写个影评。
而且我一直还想在写影评和书评上努力,还有拆书稿,之前没有参加齐老师课时,自己还报名学习过怎么写拆书稿。
写议论文自己不怎么擅长,特别是在《十点读书》之类的公众号看到的文章,总感觉千篇一律。最主要的观点就那几个,说来说去,还是那几个,总让我感觉单调乏味。
现在好了,找到自己的定位,就要为之努力。遵循潇湘老师的指点,一点点努力提高自己。齐老师和潇湘老师都说了,写作是需要时间沉淀的,而现在的自己更需要时间来沉淀自己。
多看好的故事文,学习他们的写作手法,这才是关键。潇湘老师给我们总结了几个点,看来自己以后得遵循这些点,来提醒自己怎么去看别人的故事文。
现在自己把它们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一下,希望不仅能帮到自己,也能帮到你们。因为写作过程中,我们都会有这样那样的迷茫,说不定别人的一句话,或者是一个字就能为你打通任督二脉。
潇湘老师说,在看好的故事文时,要我们带着以下几个问题去看,然后思考。
一、标题我会这么取吗?
二、开头我会这样切入吗?
三、情节铺陈我会这样安排吗?
四、人物形象我会这样塑造吗?
五、戏剧性高潮我会这样处理吗?
六、这个故事的结局我会这样设置吗?
这真的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思考的多了,也就自然而然地通了。这是潇湘老师对自己文章的第二次点评,自己真的很感谢老师的点评,第一次给自己鼓舞了士气,这次又让自己找到了方向。
感恩每一次遇见,感恩那些对自己有过帮助的人,写作路上又你们我不觉得孤单,一路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