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窗情(三)
知青印象
上山下乡已经过去了五十多年了,许多事情都已经淡忘。但如果有人问我:“当知青时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你:“是灶房里的那盏灯和锅里的那碗饭”。
没在黑暗中走过夜路的人,是不会知道家里的那盏灯有多温暖;没体验过疲劳和饥饿的人,无法想象一碗饭对一个极度疲劳和饥饿的人来说,是一种怎样的满足和享受。
我们知青点的三个男生中,虽然我的年龄最小,但身体却是最强壮的,加之我是家中的老大,照顾弟妹已成为一种责任和习惯(当时父母都被隔离在“学习班”,我就成了家长)。所以一到农村,我就把挑水和浇菜地的事抢了过来,是责任感和体能支撑着我一直干到离开农村的那一天,无怨无悔。
刚开始,杨分田还和我抢着挑水,但时间长了,特别是到了“双抢”,那个一年中最苦、最累的时候,天不亮就被喊起来,一直干到太阳下山,连孩子也不例外。
高强度长时间的连续劳动,考验着每个人的体力和意志,能坚持下去就很不容易了,这个担子自然就落在了体能更好的我的肩上。
从“双抢”到秋收这半年,是农活最忙最累的时期,也是自家菜地最需要打理的时候,特别是夏天,浇水是每天必须的,而且一定要浇透。
全村的菜地都集中在一起,由于我们知青点是六个成年人,所以分到的菜地比一般家庭的要大一些,因此每天给菜浇完水,我总是最后一个离开菜地的人。
浇完菜,还要把家里的水缸挑满。六个成年人的用水量比一般家庭要多,加上女生还要在家洗衣服(村口池塘的水太脏,村后的是吃水塘不准洗衣服),所以有时候一天要挑两次水。
在那段时间,每当我挑着最后一担水走向村庄的时候,天早已黑了,劳累了一天的人们都已经入睡,村庄里一片漆黑。但只有我家灶房里的那盏煤油灯还亮着,很远就能看到。它看上去是那样温暖,我知道那是他(她)们在等着我回家。这无声的关心使我疲惫而又饥饿的身躯又有了力量,不由的加快了回家的脚步。
当我把最后一桶水倒进水缸,来不及洗手就迫不及待地揭开锅盖,一股饭香扑面而来:一个装满饭菜的大碗放在有水的锅底,灶底的灰烬使饭菜保持着温暖。我迫不及地捧起饭碗,就在厨房里狼吞虎咽起来,我觉得当时的样子一定很像猪八戒。
每当我捧着尚带余温的空碗意犹未尽时,总会遗憾没有细细品尝饭菜的味道,但那扑鼻的饭香,默默的关爱,我却永远也不会忘记。
对于已极度疲劳和饥饿的我来说,这碗饭给了我极大的满足与享受。要知道当时在农村,想吃饱肚子就是最大的奢望,那时侯粮食总是不够吃。
我不知道他(她)们吃了多少,也不知道他(她)们是否吃饱,但我相信,我这碗饭菜一定是六碗中最多、最好的那碗。
他(她)们可能都少吃了一口,却从不说破,我心生感激,也从未表达。我们之间的关系犹如深潭般的清纯与深厚。
没有交流,却相互关心,不用表达,却都能感知。当时在知青点,除了杨分田,我和知青点的其他人几乎没有什么交流,至今对他们都知之甚少。但奇怪的是,我对他们每一个人都心存好感,倍加珍惜,他(她)们就像是我的家人,这种奇妙的相处,令人终身难忘。
我是怀着感恩的心情去做这件事的,所以尽管它很苦、很累、也很艰难,我也没有放弃。
我觉得,当怀着一种感恩的心情去与人交往时,就不会有抱怨。
与人相交,对方一定会有有感恩于你或你对不起他(她)的地方,如果心里牢记这些,那回忆才会美好,交往也能长久。
如水的时光在生命的长河里流逝,许多往事也随它而去。但那些感动与遗憾却如礁石般屹立,浪淘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