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放假回家了一趟,闲谈之际,听爸妈讲起了同事家的孩子,今年参加高考,身为艺术生联考却没有过,按普文走又不会有什么好学校,现在他的父母是愁白了头不知怎么办,而他自己却仿佛不放在心上。听完之后,虽然替他感到惋惜,但更多的是痛心。这个孩子其实成绩很好,脑袋也很聪明,只是在他成长的道路上有太多的诱惑,他没有抵制住,成绩逐渐下滑,人也越来越麻木。我不知道他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所以也没有办法去评价他,我想阐述一下我的看法。
很多人,不只是一些学生还包括一些成年人,他们都信奉一件事――上大学没什么用,不上大学照样可以过的很好。这样真的对吗?至少在我看来,不上大学成功的人在少数,我们没有那些人敏锐的头脑、精确的思维,作为普通人的我们不上大学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在找工作时会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你连第一道坎都不一定能跨过去。你们知道吗,即使是那些没有读过大学的成功人士,他们也是尊重大学,在精力和时间的允许下,还是会选择各种进修。当然,大学代表着结束高中教育后,我们接受更深层次的教育。如果你能够保证不读大学,却能花费时间来自学,那么大学对你来说没有什么。只是现在大多数人并不是这样,他们会选择颓废堕落的方式向大学宣战。
多年以前,我的一个哥哥面临中考时就是采取了这样的方式,我记得他坚持要上技校,不管我们怎么劝说,他的态度很坚决,在考试前两个月就不再去学校了。考试那天,我站在考场外等他,原以为他会改变主意,结果不到半个小时,我看着他悠哉悠哉的走出考场,脸上是得意的笑容。没错,的确是得意的笑,与他一同走出的几个人在那里大声议论着在考场睡了半小时如何如何舒服。我不明白,那群人为何是那样的想法,即使是后来我到了那个年龄我也从未有过这样的决定。后来,哥哥如愿去了一所技校,三年毕业以后在一家工厂找到了工作,我看过他的手,不是小说中描写的男生的手,修长白皙,他的双手都不忍直视,手指短粗,指关节格外突出,手掌布满了密密麻麻的伤痕。那双手便是他的选择,或许他的这辈子就要这样度过。哥哥平时和我没有太频繁的联系,但是在我中考和高考结束后是他第一个发来信息问我考的怎么样,我知道在他心里已经后悔当时的选择了。前段时间,他来学校看我,我和他走在林荫路时,他望着周围的人,突然冒出来一句“要是我当初……”不完整的一句话,以叹息结束,我却听懂了,匆匆带他离开那个地方。
因此我不明白有些人的选择,我们在天分上与周围人并无太大差别,造成我们最后结果不同的还是我们的选择。即使是在大学,也有很多人宁愿躺在床上睡觉,刷微博,看视频,也不愿意去教室上课。大学对于他们来说只是步入社会之前的一个港湾,不用担心生活费,不需要考虑其余的压力,天塌下来上面有父母在顶着。我只能说,这样的大学上和不上没有区别,白白浪费时光。我听过太多人在抱怨不该在学校里浪费时间,殊不知他们出去找个兼职只能找一些简单的促销,家教,没有那张证书有时候真的很难。但是有了那张证书,没有真才实学也不会有太大帮助。
因此我希望还没有参加高考的孩子们不要轻易放弃,毕竟在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高考这个独木桥虽然不能做到绝对公平但却是大部分人出人头地最好的选择。我也希望已经在大学的我们,能够有更充足的大学生活,不要再荒芜这段美好时光了。
在未来的社会里,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大,为了自己的将来,不需要谈什么大抱负,什么我要报效祖国,我要造福人民,一般人都是为了自己,只有每一个人的幸福感提高,我们的国家就更不用说了,会变得越来越好,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