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日,我完成了人生的第一个半程马拉松。净成绩02:21:50,第624名。去年的这个时候,我还是个跑一次8公里就要发微博的跑步废材。
在我学生时期的记忆里,长跑就好像是一道无数次拼了命才能跨过去却还是反复出现的坎。我的初中有个变态的规定,每学期初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年段800米比赛,好像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每当听到要跑800米,就会开始胃疼,这个诡异的毛病一直持续到我大学毕业。而且那时的我每到测试日期临近,就会像个半仙一样开始求雨,我一个特别讨厌下雨的人,在那段时间真是爱死了这种黏黏糊糊的空气。
我对跑步情绪的转变用了很长时间。跟很多人一样,虽然在大学常去健身房后不再害怕800米,但是我依旧不那么喜欢跑步,每次在跑步机上跑的时候都忍不住盯着时间看,只要一跑到三十分钟我就可以下来。我好讨厌跑步啊。
【备马】
所以当我突然开始主动跑步时,就有朋友问我,你是因为村上春树才开始跑步的吗?我嘻嘻哈哈地说不是,村上春树的那本《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才翻过几页,我哪有这么文艺。那么,契机是什么呢?我认真思考了一下,似乎是去年,绍兴说要举办马拉松,躺在床上的我突然想做一件酷酷的事。
于是打开知乎,开始搜跑马相关的一些信息。那时的我心里特别没底,最多跑过8公里的我,怎么可能能跑完21公里呢。可是看看那些跑马小姐姐和小哥哥发的内容,又觉得好酷,印象特别深的是一个清华的学生,绕着北京城跑的轨迹图,那种对称美突然唤醒了我心中未灭的中二魂。
2017年7月18日,我正式开始了轰轰烈烈地跑马准备。每周抽2-3天去文理操场绕个20来圈,换了一双跑鞋,特意买了个外挂蓝牙耳机。刚开始的我总觉得自己可以中签,所以练得特别认真,结果在我跑步累积到了191.81公里时,还是错过了越马。然后我就停止训练长跑了……
俗话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我当时的状态就像个泄了气的皮球,全然没了劲头。这里不得不感谢一下我的两位好朋友,一位总是有事没事地喜欢刷速度,还有一位虽然总是跑的磨磨唧唧的,但是特别爱折腾,横马报名就是她来告诉我的(当初越马还是我怂恿她一起备马的呢!)。在两位优秀人士的带领下,我在为期不到40天的时间点又重新开始准备跑马了,虽然这次是真的没有一点点底气,毕竟满打满算,训练时间差不多只有15-20天……
【跑马】
在自己最远距离只跑过15公里的情况下,我又紧张又兴奋。
4月1日上午8:09,随着一大波人潮,我就这么一脚踩在了蓝色的计时毯上。前三公里一直和朋友跑在一起,两人一边跑一边聊聊天,前一天晚上我们说好由她帮我压速度,然而第四公里开始,不知道怎么回事,我又开始不可自抑地提速了……用她的话说,三公里后她就看不到我人了……(擦汗)
跑马的过程其实还是挺轻松温暖的。当时的我一直记着自己要在文章里提三类人。一类是两边围观为我们热情加油的观众,一类是用轮椅跟我们一起参加比赛的选手,还有一类是当轮椅选手靠近其他跑者时在一旁提醒或者维护双方安全的选手。尤其是第三类朋友,在我心里远比在跑道上cosplay的选手更耀眼,他们在参与完赛的同时着眼到了更多的责任、善意与爱。我一直赞成喜欢跑步的人多是热爱生活的,但是在这些人的笑脸中,我似乎看到了更多的东西。他们除了热爱自己的生活之外,还带着淡淡的光芒,那是一种外溢的温暖,一种来自“人”本身的魅力。
回忆整个跑马过程,几乎没有太困难的时候,以前从来不在跑步过程中喝水的我这次几乎踩点了每个补给站,第一次喝功能性饮料,不是很好喝但是喝完却感觉自己还能再跑十公里。17公里的时候脚踝隐隐开始觉得有点超负荷,拜托沿途手拿喷雾的小姐姐帮忙喷了几下后轻松了一点。全程唯一觉得特别累的时候是21公里时的大上坡,身边的人都在走路时内心就开始有点松懈,然后就这么慢吞吞的,我也跑到了终点。
冲刺、拉伸、拿完赛包、吃了半截香蕉、再拉伸。我观察着自己腿上盐析出来的晶体,默默等着好友的到来。然后,真的等了好久。
【意义】
真的要问我跑步有什么意义,其实也没有。人一生很长,大多过的波澜不惊。做一件事的最开始,或许真的只是一个小小的动机,比如我,只是想装酷。但是在做的过程中确实会收获很多东西,圈子也好,想法也好,又或者是生活状态。记得我跑步时有人跟我说,跑步其实是探寻自己的一个过程。我不能说全部的人都是这样,但当你跑到后期,超过了自己的初始目标时,就会发现一个新的自己,原来我低估了自己,原来我的极限并不在这里。我喜欢把后期的这些叫做bonus,就像玩游戏时最后意外而惊喜的奖励。
一个人走路的时候我喜欢思考,跑步的时候我喜欢去追逐下一秒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