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毕业季,又是毕业生纠结时。
是继续读研深造,还是直接工作?如果读研,国内还是国外?如果工作,北漂还是回家乡?
……
这个话题虽老,却永远不会过时。唯一的区别可能在于以往的观望者如今变成了当事人,就这样一批批地更迭。
可我从一开始就不准备考研。因为在我看来,对自己的这个专业(计算机)而言,实践经验的作用要远大于学历。
并不是没有动摇过。上学期的某一天,当我偶然得知跨考文科专业的研究生不需要考数学时,兴奋得都快跳了起来:终于有个机会,能弥补我高考没填好志愿的遗憾了,能让我学我喜欢的东西了!!于是上网查了很久,决定去考北师大的古汉语研究生,并按照考试大纲从图书馆抱回来一摞参考书籍,开始了我的跨专业考研之旅。
可是一个礼拜后,我就决定放弃了,因为一本《中国通史》。
这本书被上一个借书人做了很详细的笔记,应该是因为它是人文学院的教材的缘故吧!每每读到画线的句子或者加着重号的地名人名时间点,我都要想,啊这肯定是重点,得赶紧背下来,以至于完全体会不到读书的乐趣了。这本来应该是多么享受的一件事啊!
如果每做一件事都要想着可以从中得到些什么,这个感觉真的是很痛苦。尤其想到以后读书对我来说都变得痛苦,那真的是不能再痛苦。
可是仍然有些不甘心。难道我的大学,就要这么不情不愿地结束了吗?我什么不能坚持一下,给自己的兴趣一个机会呢?
在那之后我很认真地思考了很长一段时间。
每年考研的人都这么多,有多少人是真正想要去进行更深入的学习?或者仅仅是,对即将到来的毕业茫然不知如何应对,对“毕业即失业”的恐慌?若是前者,自然无可厚非,毕竟深入地学习一门知识或者技能总是没错的。可如果是后者,读研就真能改变什么吗?研究生找不到工作的依然大有人在。
那么问题究竟在哪里?
上述后者,选择考研的人大多都对本科时的自己没有信心,觉得自己能力不够,所以才会选择拔高学历来弥补。可在我看来,高学历固然算是块找工作时的敲门砖,能力和经验才是王牌。而提高能力和得到经验的路,并非考研一条。
我想起大一暑假时,自己突然冒出了想要休学一年,在家里呆着,或者出去旅行的念头。因为觉得学校很多课程并没有什么实用性,学不到什么东西,又没有时间看其他的书,学习感兴趣的事(PS:大多数学习不好的人恐怕都是这么想的吧哈哈哈~)当时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一个朋友,他说:你的出发点不错。可是你想过没有,你的这一年有可能的确成功地按照你的预想,学到了很多东西。可是如果,家里那么舒服,旅行那么爽,你除了吃吃睡睡就是逛逛,时间被白白浪费了呢,那你就会被别人,落得更远啦!
我认真想了想,自己好像的确没有那么好的自制力,能够让时间完全按照我计划的那样度过。而被别人落得更远这种风险,我暂时还不想冒。
其实考研也是一样。若深思熟虑后,读研的价值仍值得你去付出和努力,并且所获得的抵得过所失去的,那就去读。若并不能,请务必三思而后行。三年的时间说长也不长,但足以拉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有些路,一旦选择就无法回头。
至于我,对当时的那一点点执念早已释然。并不是有人跑来跟我说,你去考文科的研究生吧!我就去考了。而是因为喜欢,所以才要去考。若连这份喜欢都失去了,那我考这个研究生还有什么意义呢? 难道,我非要上一个研究生来证明我喜欢它吗? 难道,不上研究生,从此我就不会喜欢它了吗?
很显然,不是的。
明年的这个时候,我就要踏入社会了。如今,我认真地学着谋生的本事,并且认真地喜欢着读我的书。
嗯,我是不考研。可这并不意味着,我会停止学习和努力。 人需要不断地充实和投资自己,而当下,永远是最好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