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的观点与众不同
我一直对辩论有很强烈的兴趣,不是因为自己口才好,恰恰相反,是我嘴太笨了,想说的说不清楚,想表达的表达不明白,做梦都想拥有伶牙俐齿。每每看辩论赛、脱口秀、锵锵三人行我都是一种仰慕的pose——你们怎么可以这么厉害?没人告诉该怎么做。抢书单出来了,我毫不犹豫就抢了《学会辩论》,坚信自己会受到启发,从此与过去的笨嘴说拜拜!
1.本书能给你带来思维巨变
会是这样吗?翻开书一看,才发现不是这样的。很失望吗,我一点都不失望,还充满了兴奋,因为这本书是指导学习者如何培思辨技能的书,是很多人看看容易放下的书。我仔细阅读后,觉得需要把它的阳光向互联网里射进一缕,来影响可能影响的人。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如何确立好论点,论证的六种逻辑形式,如何避免陷入思维误区,以及如何让你的观点与众不同。
与国内同类的“科研方法”相比,《学会辩论》偏向于日常的思维训练。它的理论讲述浅显易懂,书中有较多的实例和练习,方便读者应用。它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思维方法都有介绍。而中国高校的“科研方法”,目的是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怎么感觉有点亡羊补牢的意思呢。
《学会辩论》非常值得赞赏的是地方是,填补了高等教育的思维教学的一项空白,它教会学习者如何学会组织论点、组织论证,小到考试论述、分组讨论,大到写学术论文、研究创新,都给于了较详细的指导。
理查德·莱文是享誉全球的教育家,曾在1993至2013年20年间任耶鲁大学校长。他在演讲集《大学的工作》中这样提到:“耶鲁致力于领袖人物的培养,本科教育的核心是通识,是培养学生批判性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如果说,大学就是学会思维,学会思辨,《学会辩论》就是指导思辨的工具用书了。
如果你正在经历这样的情景,“在讨论会或者座谈会上,主持人要求你发言,你一时想不到好的观点,找不到切入点,支支吾吾的说不出来……重复他人的说辞呢,又丝毫不能引起主持人和他人的注意。”这不是你的尴尬,这是高等教育普遍的尴尬,因为高等教育缺乏系统的、全学科的思维训练。
2.如何树立一个好论点
什么样的论点才是好论点?好论点是针对实质问题提出的论点,是言之有物的论点。相反,不好的论点,是显而易见的、没有内容的论点。下面我们通过几组论点的比较来看,什么是有实质性问题的论点。
【例一】论点一:目前,为防止或改善沙漠化所使用的两种主要技术的效用,只有在它们与一系列其他补充措施相结合时才能得到充分体现;论点二:防止沙漠化有16种方法。 第一个论点是不是有实质性的观点?是的,是有实质性的观点。相对于第二个观点,第一个观点提出了在众多的技术中,谁是主要技术。第二个观点,仅仅是列举和描述,可以说百度一下就可以了。因此,好论点,是论述一个领域中的核心问题,或者是重要问题。而不好的论点,是列举性的,不分主次,不进行加工的论点。
【例二】论点一:19世纪的英国经济并不是自由放任的经济,而是一个受政治驱动的神话;论点二: 英国经济在19世纪实现了工业化。第一个论点是有实质性的论点,第二个不是。第一个论点将论述为什么政治驱动英国经济,而第二个论点仅仅是论述结果,不是论述增长的驱动过程的问题。由此可见,好论点,是承诺对问题进行精准解释的;而不好的论点,是泛泛而谈,是显而易见的。
【例三】论点一:在中国,国家对民族多样性的管理,比批评这一体制的人通常所认可的,要更加灵活和复杂;论点二: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人口数量众多的有13个少数民族。论点一是好论点,论述问题的时候,它考虑到了问题的复杂性,采取多维论证,而非单维度论述。
因此,我们总结好的论点的特征是,1.领域内重要的问题,核心的问题;2.精准解释问题;3.考虑问题多维度。
而不好的论点的特点是,1.空洞的乏味,言之无物;2.列举问题的现象,而无理论框架;3.考虑问题过于简单,单维论述,非黑即白。
【举个例子】2018年11月,中国足球最大的新闻不是中国男足平了亚洲三流球队巴勒斯坦,而是限薪令。很早就有人提出,拯救中国男子足球的关键不是增加投入,而是大幅减少球员的薪水。这个观点是否是好观点呢?的确是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论点。乍一听,跟我们的常规加薪做法背道而驰。如果了解中国男足的薪酬现状,你就知道,他们为什么不敢在赛场上拼命了,因为那随时可能终结他的竞技运动生涯。
如何提出好的观点呢?这里提出几个步骤:
第一步,寻找论证领域的核心问题,或者应该成为核心的问题。
第二步,用已有论据材料筛选论点。
第三步,精准表述观点。
【举个例子】中国足球的问题一大堆,有说技术水平差的,有说战术思想落后的,有说球员文化水平太低的,有说中国赛事体制不好,有说足球黑哨打假球腐败缠身等等。似乎一大堆的问题,那么核心问题是什么呢?
第一步,寻找核心问题。足球的技战术,没有进行相应的弥补吗,米卢,里皮都是大牌教练吧。赛事体制一改再改,U23新政也实行了,国足队员并非没有得到锻炼。不公平竞赛问题,打黑反腐也是轰轰烈烈......这些大的动作,都是中国男足的核心问题。
第二步,从已有论据中筛选观点。那么多的改革措施上去了,还有什么问题呢?是薪水低,球员不愿为国效力吗?中超把外国球员都吸引来了,他们为什么来中国踢球,薪水高啊。看来不是薪水低的问题。那薪水高,解决了中国足球的问题吗?没有解决,什么原因?
第三步,精准表述观点。中国男足改革,需要调整球员的薪资虚高,优化足球的经费支出结构。是不是这样的?足协给出的答案,正在推进这项改革。
3.如何训练自己的思维
在通勤车上,同事说最近武汉二手房在跌价。我很感兴趣,二手房跌了,那我是否可以买一套呢?他说,有房产中介的朋友给他打电话,有一套房子卖家急着出手,据说很划算,装修过了的,拎包入住,还可以谈价,现在买房,房价比较低,在2007年他劝办公室的同事买房子,现在涨了好多倍,今后还可能涨。我就跟他介绍的中介联系了。中介说,同样的房子,夏天的时候买450万,现在只要400万,确实是个机会。这毕竟是大事,我得跟老婆商量吧。老婆说,贷款压力很大,房价可能还会降,地段也不理想,现在咱自己的房子出手也困难。我自己一琢磨,都说的有道理,可是房价到底是要继续跌下去呢,还是已经是在谷底了呢。我也拿不准。
这个例子中,前面的同事、中介、老婆都有观点,我自己也要有观点。如果我决策是否买房,我似乎还要参考更多的信息。
【你被观点的海洋周围着】人们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会树立论点并加以论证。如果你仔细留意,你会发现身边处处是论证,自己被论点包围了。你会发现有些论点非常有意思,而且论证过程严密,令人信服;有些论点提出来就是错的,论证更是牵强附会,不值得辩驳。
如何形成好的观点,怎么提升自己论点论证的能力呢?本书提供给了一个论点淘金四步法。它是这样操作的:
第一步,安排时间记录观点。你需要准备一个记事本,并安排一天的时间,来记录你能够搜集到的各种观点。
第二步,寻找论点来源并记录。有4个方向可以寻找到论点:自己参与的、自己听到的,搜集书面的、非语言形式的符号和象征。每个类别记录15-20个条目。
非语言的符号和象征指的是什么呢?比如,一款手机和汽车,它的造型吸引了你;包包和衣服的款式吸引了你;某个人的丰富的肢体语言在传递信息;你一天的行动轨迹和计划在展示你的思路等等。这些符号和象征的背后有设计者的智慧和思路,探索和表达,这大大地扩展了你的论点思维的宽度和范围。
第三步,对论点进行逻辑归类。你可以按照本书的六种论证形式分类,也可以按照自己认知的逻辑形式分类。书中讲的论证形式有,对立面、因果关系、归纳与演绎、下定义、贡献和影响、对比和背景等六种。
第四步,确认并分析论点。你可以选择自己的感兴趣的,也可以选择某一类,来分析这些论点,它是否新颖,是否站得住脚。
如果你养成倾听的习惯,天天分析这些论点和论证,要不了多久,你就成为脑力超群的人了。
【动手做一下】你可能发现身边的论点的确很有意思,只是遗憾以前没有注意到。现在给你这个机会,你如何运用今天学习的论点淘金四步法,来对身边的论点做个淘金分析呢,你准备什么时候应用它,以及如何应用它呢。请写下你的具体应用计划。
4.让你的观点脱颖而出
前面介绍了什么是好的观点,如何在生活工作中来发现观点——淘金点子——训练思维。现在我们需要更进一步,如何让你的观点脱颖而出。
构思新的方法,按照下面的介绍的思维框架,来你可以让你的观点富有吸引力。
首先提出一个开放性问题。这个问题可以是你关注领域的问题等等。问题可以是简单的,也可以是复杂的。
其次,找出该问题的尽可能多的回答。在20分钟时间内,用笔记下来,答案数目30个。
接着,确定1-2个有前景或有趣的答案,删除熟悉和被公认的回答。
最后,探讨起因和本质。对最有前景和感兴趣的两个回答进行探讨,找到现象的产生的原因及其本质。
有小伙伴看到这里,感觉走下去还是推不动。比如,如果我能探讨问题的起因和本质,我还用学习这些东西吗?如果经过了艰苦的思考,仍然没有完成最后一步,也不要紧的。辩论是探索的过程,探索了不一定就有结果,你把它作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靠团队来解决,本身就贡献了智慧。
辩论,参与其中,你更容易意识到:你关心某些问题,你相信某些想法是重要的或者是需要探讨的,这些事实会促使你说些什么。更重要的是,你要明白,你的论点是值得表达出来的。事实上,它们真的很重要。辩论,是实现目标的助推器,是学习和理解问题的工具。充分应用思辨,你就开始在理查德·莱文的教育思想引导下启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