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是古人求学问是的严谨态度,倡导学而时习之,凡是不能仅仅停留在纸面上,还要亲身经历体会实践才能完整地知道一件事情的全貌。
听上去没有问题,理论正确。
细细体味之后,不全是这样。
站在今人的视角重新思考,这句话也是字字珠玑。
首先,纸上得来终觉浅,纸上的内容是源于何人?通过纸面阅读得来的能不能巩固住?终觉浅是何人之觉?
我们来一一辨析,纸上的内容当然是来源于作者,而这位作者是否通过躬行绝知此事,之后写出了纸上的内容,当下的你多半是无法判断的,也就是说阅读纸上的内容很可能是你的必经之路。这可以帮助你获得关于此事的基础认知。
接着是终觉浅,读着读着读到最后还是感觉不够深刻,可能是作者没有躬行绝知此事,也可能是作者表达得不够深入浅出,也可能是你理解得不够深入。
三种可能分别对应三种情形,作者水平有限,作者表述欠佳,读者水平有限。
举个栗子,小明是尖子生,对于绝大多数提问可以对答如流,那么小明多半会觉得纸上的知识都太浅。
只是深和浅从来都是相对的,我们的理解由浅入深需要通过持续地积累,小明也不是一开始就成为了尖子生。
换言之,高手眼中的“浅”未必等于绝大多数非高手认为的浅。在一个人成为所谓的高手之前,多半要经过读书破万卷般卓绝的积累。
再来辨析绝知此事要躬行,躬行指的是一个人一丝不苟、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从事某事,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其实并没有你我想象得那样多。
绝大多数人都相信实践出真知,但是这不等于只要你通过实践得到的就是真知,也就是说实践出来的不一定都是真知,也可能是巧合。
在生活中,绝知此事很多时候往往是不必要也很难做到的,当你看到有那么多人连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都很难做到就明白了。
当然,从理论上来说,躬行依旧是绝知此事的不二之法,同时你也要参考前人通过躬行得来的纸上言论,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别忘了,读书也是躬行的一部分。
从短期来看,行动的好处比较明显,反馈及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容易产生获得感;从长期来看,读书,特别是读好书,才是绝知此事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