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汉,清闲人”看似没有什么“心机”,实际上隐藏着做人的大学问。
“没事”与“清闲”强调的是一种自由,精神上的自由。
不管外界有多少有形无形的枷锁,精神意志却是自由的。
泽雉十步一喙,百步一饮,不蕲畜平樊中,神虽王,不善也。
山鸡宁愿走十步或百步去寻找饮食,也不愿被关在笼子里做一只家鸡。
帝王虽然神圣,却也没有什么好的。
自由就是顺心尽兴。
但顺心尽兴不是酒色财气,吃喝嫖赌。
而是有追求,不贪心,心性不可太盛,要奉献,但不亏心。
要顺和,但不违心,不同流合污。
1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南方某地一个集贸市场上。
有一个泼皮无赖,仗着自己练过几天功夫,会耍几手三角猫儿的拳脚,在小镇的农贸市场上为非作歹、为所欲为。
最令人气愤的是,他总是拎了这个摊位的鸡,又拿了那个案子上的肉,却总是不给钱。
谁要向他讨,他就说先赊着以后一块儿给。
可谁真向他要时,他便会大打出手,或是想法子弄得你无法在此地呆下去。
大家对这样一个无赖小人真是敢怒而不敢言。
这天,一大早无赖就来到市场上。
只见他走到一个猪肉摊前,用右手点着一块肉要摊主割下来给他。
那位摊主也是位青年,听他一说,二话不说,操起刀就在案子边的条石上霍霍地磨了起来。
这个无赖见此,也只好站在那等着。
此时,摊边上的人开始聚拢过来,一半是看热闹,一半是想亲眼目睹一下这个无赖如何横行霸道。
岂知,这位摊主磨了好几分钟还没有罢手。
此时,无赖急了,张口就骂,要摊主快点儿。
只见这位摊主不慌不忙地应了一声,把磨得闪亮的刀往阳光下一摆,一道寒光直照到无赖的眼睛上去。
无赖心中一惊,不由得打了一个冷颤。
他又催摊主赶快割肉,但语气明显缓和了一些。
摊主拿着刀,对着这个无赖想要的那块肉就砍下去,只听“刷”地一声,一大块齐整整的肉就被割了下来。
更令人叫绝的是,也就这一刀,把肉中连着的骨头也齐齐地砍断了。
见此情形,这个无赖心中又是一愣。
摊主把肉砍好之后,并不是像往常那样,把刀搁在案子上就算了,而是出乎意料之外地朝身边几尺远的一块木板上扔去。
随着“啪”地一声响,那把剁肉刀便插在木板上,与其它几把刀并排,排列得非常整齐。
哦!原来这是他的刀板。
同样令人奇怪的是,这回无赖并没有像往常那样,拿起肉扬长而去,而是叫摊主称了称,乖乖地如数把钱交了。
一个人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只要能够显示出你是一个不容欺侮的人,你就能够做到不受气。
当然你不必现还现报,立竿见影。
只要花点“心机”,能抓住一两件事,大做文章,让冒犯者品尝到你的厉害,就能收到一种“杀鸡给猴看”的效果,起到某种普遍性的威胁作用。
2
清代大才子纪晓岚才华横溢,深得乾隆皇帝的喜爱。
有一次,乾隆皇帝带着几个随从突然来到军机处。
此时的纪晓岚正光着膀子和军机处的几个办事人员闲聊。
其他人老远就看见皇上来了,连忙起身迎上前去接驾。
可纪晓岚是高度近视,刚开始没看见走在最后面的乾隆,等他明白怎么回事的时候,乾隆就快到了。
纪晓岚心中暗想:如果就这样光着膀子接驾,岂不是冒犯龙颜?
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纪晓岚趁着别人不注意钻到桌子底下躲了起来。
这一切,早被乾隆皇帝看了个真真切切,他心中一阵好笑,有心想“整整”纪晓岚。
乾隆在椅子上坐定,示意其他人都不许出声,很长时间过去了,纪晓岚在桌子底下再也呆不住了。
此时正好是大热天,加上厚厚的桌布,把他给热得大汗漓淋。
纪晓岚心中纳闷:怎么进来之后就没动静了?这么长时间了,也该走了吧!
想到这里纪晓岚压低了嗓门,喊道:“喂,老头子走了吗?”
满屋子的人都听到了,大家忍不住都想乐,一听纪晓岚喊“老头子”,心想这下可有好戏看了。乾隆也听得真真切切,板起脸,厉声喝道:“纪晓岚,你出来吧。”
纪晓岚一听是乾隆的声音,心想:完了,完了,这回可真完了,只好无可奈何地从桌子下钻出来见驾。
乾隆一看纪晓岚光着膀子,满身大汗,惊慌失措的样子,心里一阵好笑:纪晓岚人称大清第一才子,居然这般模样。
乾隆故意装作生气的样子,大声喝道:“大胆的纪晓岚,你不见驾也就罢了,居然还敢说朕是‘老头子’,你什么意思?今天你要讲不出个道理,朕要了你的脑袋!”
到了这种境地,纪晓岚反倒镇静了许多,一边擦汗,一边苦思对策。
忽然他灵机一动,有了主意,不紧不慢地说道:“万岁爷请息怒,刚才臣称您为‘老头子’,只是出于对您老人家的尊敬,别无他意。”
乾隆一听更来气了:“尊敬?好,你给朕说说怎么个尊敬法。”
“先说这‘老’字,天下臣民每天皆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您说这万岁、万万岁算不算‘老’啊?”
乾隆没作声,只是点点头。
“再说这‘头’字,如今皇上便是我大清国的主事之人,是天下万民之首,‘首’者,‘头’也。故此称您为‘头’。”乾隆边听边眯着眼睛笑,很是满意。
“至于这‘子’嘛,意义更为明显。皇上您贵为天子,乃紫微星下凡。紫微星,天之子也,因此称您为‘子’。这便是我称您老人家为‘老头子’的原因了。”
乾隆听完抚掌大笑:“好一个‘老头子’,纪晓岚你果然是个才子。”
何谓“心机”?遇事沉着冷静,能够随机应变。
“事实胜于雄辩”,但在某些时刻,“曲解却更胜于雄辩”。
3
《三国演义》中有一段“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故事。
当时刘备落难投靠曹操,曹操很真诚地接待了刘备。
刘备住在许都,在衣带诏签名后,为防曹操谋害,就在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此迷惑曹操,放松对自己的注视。
一日,曹操约刘备入府饮酒,谈起以龙状人,议起谁为世之英雄。
刘备点遍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璋、张绣、张鲁、韩遂,均被曹操一一贬低。
曹操指出英雄的标准:“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
刘备问:“谁人当之?”
曹操说,只有刘备与他才是。
曹操独具慧眼正好说到刘备的志向,刘备被曹操点破是英雄后,竟吓得把匙箸也丢落在地上。
恰好当时大雨将到,雷声大作。
刘备从容俯拾匙箸,并说:“一震之感,乃至于此。”
巧妙地将自己的惶乱掩饰过去。
从而也避免了一场劫数。
刘备在煮酒论英雄的对答中是非常聪明的。
刘备藏而不露,人前不夸张、显耀、吹牛、自大,装聋作哑不把自己算进“英雄”之列。
这办法是很让人放心的。
他的种菜、他的数英雄,至少在表面上收敛了自己的行为。
一个人活在世上,气焰是不能过于张扬的。
这个世界上才能高的人很多,但有“心机”的人却不是很多。
同样一部《三国演义》,死于曹操手下的才高八斗之士数不胜数。
如孔融、弥衡之流,皆因他们不善于隐藏自己才命丧黄泉。
所以,无论才能有多高,都要善于隐匿。
即表面上看似没有,实则充满的境界。
4
做人要有真本事,滥竽充数之人虽然可以蒙蔽别人一时,却不可能蒙蔽别人一辈子。
但做人也怕有了真本事也不会表达自己,空有一身才华却无人赏识。
正所谓是“好酒也怕巷子深”。
所以一个人若想出人头地,适当的时候站出来推销自己,要比呆在角落里等着被人发现强百倍、千倍都不止。
做人要有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