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帮助别人是你的事,别人是否愿意接受你的帮助又是另一回事。很感谢那些不曾拒绝我的帮助,并回予我一句“谢谢”和一个善意的微笑的人们。
有人愿意信任你,这很快乐,不是吗?
中午放学,将要走到连接东西区的大桥时,看见前面一个中年男子左手推着电动车的扶手,而右手则扶着后座上的一个大纸箱,缓慢前行。临近上坡时,他顿了顿,稍稍调整了姿势,似乎在寻找一个更加稳固可靠的顺利过坡的方法。
看着他这样的不方便,松开挽着室友的手,我快走向他,“你好,我帮你推吧”。他回头看了看我,微笑着“谢谢你”。
“谢谢你啊,剩下的我自己来就行”,仍是微笑着,中年男子看着我说。
室友走了过来,看着男子的背影说“他这样好不方便啊,他应该再找一个人,他在前面骑着,另一个坐在后座上,把箱子放在腿上”。
“那样太危险了,箱子那么大,里面装的是电器”。我回应道。
“其实我感觉我没帮他多少忙”。
“我也感觉,你看,他现在自己就能推,还挺稳当,你突然上去帮他,会让他分心。”
“嘿嘿,不过他没拒绝我,还谢谢我了呢”。
我爱想,尽管这想有时并不那么合理。排队买饭时,不自觉又想到了这件事,关于——帮助。
真的,你想帮助别人是你事,别人是否愿意接受又是另一回事。很感谢那些不曾拒绝我的帮助,还回予我一句“谢谢”和一个充满善意微笑的人们,你们给了我热情去继续帮助他人,也让我收获到温暖,在我困难的时候同样收到来自于他人真诚的帮助。
但这仅是在校园,在大社会,我可能不会、也不敢随便去帮助他人,因为令人不安的因素太多了,人与人之间普通的情感交流有时反是一种奢望,它掺杂了一些不堪的东西。
不只是在新闻上看到扶摔倒老人被讹诈,身边也有许多诸如好心反被恶人欺的事情,听闻多了,心中便逐渐产生了防备。但回想起三岁的小悦悦几经遭车碾压,过往十多个路人皆冷眼相待的事,我又不能够忍受,不该这样啊!
社会,为什么会这样呢?评论家义正严词的说是道德的沦丧、人心的冷漠,键盘侠、媒体给以舆论的谴责,大肆批驳、渲染,但他们中又有多少人纯粹是为正义说话、单纯去做他们口口念到的正直之事呢。喊空话的人太多了,人们疲累了,社会也疲累了。
每一期的《感动中国》都让我泪流满面,但是在班中老师组织全班一起看时,我却有些惧怕流眼泪了。因为周围的同学是满不在乎的表情,看到谁哭了,会说你做作、虚伪,并投之一个厌恶的眼神。我害怕,什么是“做作”,看到了令我难以自抑的思想震撼的好人好事,就要收到这样的围攻吗?我不勇敢,在他人的碎语中蹒跚而行。
我的思想仍处于一种童稚状态,需要去努力成长,找寻自我。
真好,我的身边更多的是善意真诚的人,让我不时感受到温暖,谢谢你们。我的未来路还很长,期待着自己成长的更加美好,不迷失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