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说话

中国人是不懂好好说话的。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这是一句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这也就是了父母于子女的绝对话语权的根据。诚然,父母都是疼惜和爱护自己的子女的,但子女作为独立的个体也应该有自己的思想权利和表达权利。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父母的绝对掌控欲和话语权。所以,父母和自己的孩子不能好好说话,父母是决定者、是发号施令者,在孩子眼中父母是绝对的权威和真理。父母们,作为现实生活的过来人,作为孩子人生的引路人,总是好心地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少走弯路,能超越自己,不重蹈覆辙。往往却忘记了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属于自己的人生,有自己思考和思想能力。

情人间也是不能好好说话的,往往因为得了一份偏爱与侥幸而恣意妄为,结果丢了彼此,错过了一份莫大的缘分。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习与他人相处,言语是表达自我,联系彼此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好好说话,方能准确地表达自我,联系彼此。情人间固有的成长环境差异、性格差异注定了两个人的不同,只有通过好好说话,彼此才能真诚沟通,真正地了解彼此,才会有会心会意的同步与默契,慢慢地,才会有“心有灵犀一点通”。

陌生人之间,好好说话,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也才会有和谐社会。现实里,陌生人的遇见,往往多了一些外在的考量与审视。或是你的穿着打扮,或是你的出行座驾,或是你的同行同伴。一番快速思量后,再决定于你的说话态度和方式。好好说话,这时就成了社会地位的具体表现了,你强他就弱,你弱他就强,人与人之间是了对抗着的弹簧。好好说话,失去了其真诚、平等的题中之义。

好好说话,熟识与陌生里都是必要的。世俗生活里的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习与他人相处。有时,我们为避免冲突而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其实,坦诚交流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相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