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阿加多·冈萨雷斯·伊纳里多,墨西哥人,是个一直有着很强烈自我风格的独立电影人,之前他的《爱情是狗娘》是纯粹的本土行为,而《21克》则更加尖锐而小众。《巴别塔》可以说是他的一大突破,他本人也凭借这部影片荣获了第5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故事分成四个独立的片断各自讲述。
1、开场,摩洛哥的小山坡上。小兄弟俩拿了家里新买的枪来放羊,怀疑枪不能射击三千米那么远,于是两人瞄准了山脚下正在行驶的外国旅游巴士。
2、墨西哥保姆在主人家照顾两个小孩,他们缺乏安全感,沉默,安静。主人近日无法回来,保姆要过边境回家参加自己儿子的婚礼。实在找不到其他人照顾,便带两个小孩子一起回了墨西哥。在回来的路上却因为保姆是非法劳工被警察追捕,最后带着小孩逃到了沙漠;
3、镜头再转,到了日本。一群聋哑少女在打排球,队友因失利在更衣室吵了起来,当然,手语争吵。被罚下场的女孩因为得不到男孩的青睐,所以跟裁判争吵。其实她是因为母亲莫名自杀而自闭,靠勾引男人发泄痛苦。
4、外国旅游巴士,布拉德·彼特饰演的男一号,与妻子苏姗冷战,牵着手静坐在车上。突然,子弹从车窗进入,射中了妻子的肩胛骨。顿时,血流如注。
四个独立片断演到这儿,两个故事似乎能搭上,摩洛哥兄弟俩打伤的正是苏姗。而另外两个片断仍旧没有头绪。电影继续播放,四个片断仍旧轮流上演。
导演伊纳里图素来有“多线索专家”称号,世界上恐怕很难找出什么导演能够把多线索交叉叙事手法运用得如此娴熟了,而且,他此次把握的故事以及故事中的矛盾冲突显得更加的宏大和人性化。同时,这种多线索叙事技巧在他的手中也已经不再仅仅是表达的工具,而是极富洞察力并具有深刻见解的表达出口,是其展现故事主题的不二法宝。
零碎的段落最后终是要汇总在一起。聋哑女孩的父亲远去摩洛哥打猎时把枪赠与了友好的当地导游,导游转手卖给了邻居家。邻居家的俩兄弟俩也就是用这把枪打中了苏姗,苏姗昏迷时念及家中儿女,殊不知儿女被保姆带去墨西哥,差点儿失踪。
十二个人,三个国家,四种不同的命运、一次偶然的事件,所有的不幸在这十一天内发生。导演将不同国家民族地域的人融在一起,告知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也许你无法预知,最后也无法得知,但这种联系始终存在。尽管片中涉及了暴力、性、粗口和毒品,片中的那些孩子们无辜的眼神却十分震撼人心,仿佛被隔绝在一个纯净的世界。
摩洛哥兄弟俩,哥哥在反抗中被警察击毙,弟弟最后自首;跟保姆一起逃亡的小孩在沙漠中失踪,最后被警察找到;无法勾引到男人的聋哑少女(←这位是《环太平洋》中的麻子童鞋),最后在父亲的怀抱中痛哭。
很多人说《巴别塔》是一部在绝望世界中挣扎的影片。在这挣扎中,导演希望观众了解到的是,沟通和了解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孩子是这个世界的未来。所以,有了影片开始的那句话——“献给我的孩子。最暗的夜,最亮的光”。
本片配乐由《断臂山》的配乐阿根廷制作人Gustavo Santaolalla担任,配合片中逼仄的气氛,炙热粘稠的空气,采用了简单重复的弦乐,更是凭添了几分悲伤气氛。
注:,巴别塔,亦称为“巴别塔”,记载于《圣经》第11章中,诺亚方舟之后,幸存者们开始繁衍生息,他们有了众多的后代。由于他们的祖先是诺亚的三个儿子,所以人们说着同样的语言,发着同样的声音。他们决定建一座可以通往天堂的高塔,此举引起了上帝的不满,他弄乱了这些狂妄自大的人们的语言,使得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出现障碍,文化发生差异,思想难以统一,分歧、猜疑与争吵就此出现。没有了共同语言,人们就无法通力合作,想要见上帝的想法也就自然搁置,“巴别塔”即由此得名。“巴别”在希伯来语中意为“混乱”。
站在我身旁。文字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蟹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