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八佾第二十-二十二章

第二十章复习: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关雎是《诗经·国风》的首篇,此诗咏一君子,思得淑女为配。当其求而未得,至于辗转反侧,寤寐思之,此必有一段哀思。及其求之既得,而钟鼓乐之,琴瑟友之,此是一番快乐之情。
孔子说:关雎这首诗,有快乐,但是不放荡。有悲伤,但是不过分伤损。
孔子认为快乐和悲伤是两种不同的情感。孔子认为情感表达要遵循中庸之道,真挚表达但不过分。诗歌是中国文人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在诗歌中人生与文学合一,理智与情感合一,道德和艺术合一,中国诗歌在悲伤中有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了中国士的精神。

欣赏杜甫的诗 江汉
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
片雲天共遠,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疏。(病欲 一作:蘇)
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潦倒,寄居在船上的作品。

第二十一章: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社:古人建国必有社,祭祀其地神,立社必种其地合适的树木为社主。
宰我:孔子早年弟子,孔门“十贤” 言语科排第一。善于思辨,《论语》记载他挑战孔子思想的地方有至少两处。孔子对他的行为也提出过批评,曾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孔子告诫宰我言行要一致,慎言慎行。
鲁哀公问宰我关于社礼,古代社也是杀人的地方。鲁哀公有感于三家大夫专权,通过社礼来暗问宰我有什么办法。宰我暗示鲁哀公用严刑峻法树立权威,夺回权利。当时孔子不在鲁国,应该是听宰我或其他人汇报了这件事情,认为三家专权积重难返,鲁哀公本身也没有什么基础,宰我的建议会给哀公带来祸患。
鲁哀公向宰我问关于社的事情,宰我回答说:“夏朝在社种松树,商朝种柏树,周朝种栗树。用栗树是要使民战栗,对政府有畏惧。”孔子听到这件事说:“事情已经成这样,就不必在说;大局形成了,也不要再谏议了;过去的事情,更不要追究了。”

第二十二章:子曰:“管仲之器小哉!” 或曰:“管仲俭乎?” 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攝,焉得俭?” 或曰:“然则管仲知礼乎?” 曰:“邦君树塞门,官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孔子说:“管仲器量小啊!” 有人问:“管仲俭朴吗?”孔子说:“他家不仅有三个府第,而且人员各不兼摄,怎麽算俭朴?“ 那麽管仲知礼吗? 孔子说:“国君门前有屏风,他家门前也有屏风;国君宴请他国国君有专门的酒台,他家也有这样的酒台。管仲知礼,谁不知礼?”
管仲是春秋著名的政治家,帮助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维持了周天子名义上的统治地位,也维护了社会秩序。他的思想在《管子》一书中有很多体现。他提出 “ 仓廪实而知礼节“的治国主张。孔子对于他有很多积极的评价。比如:
“微管仲,吾披发左衽已!”
”如果没有管仲,(礼乐就不存在了),我们现在就是蛮夷了!”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 齐桓公九次会合诸侯,不用武力,是管仲的功劳,这就是仁啊,这就是仁啊。”
我们要学习孔子看人客观公允的态度和智慧,所谓:“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学 而 篇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
    人道酬诚2018阅读 10,744评论 1 16
  • 学而篇第一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有子曰...
    鹏哥有声阅读 8,596评论 0 1
  • 第一,感恩自己今天愿意停下来,终于可以睡一个懒觉,睡得好舒服啊。 第二,感恩家里备货充分在家里解决了早餐的问题。 ...
    心理咨询师sunny阅读 1,319评论 0 0
  • 今天感觉,每个职场的人,大家很厉害,有自己的想法,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他们真的很棒,我希望有一天我也可以变成一个这...
    u_known阅读 903评论 0 0
  • 坚持读书,坚持锻炼,坚持学习各种东西,我想要做的事很多,且都可以和坚持挂钩。 坚持的好处人们常在说,也常再说能坚持...
    奇尔奇尔阅读 1,70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