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660页一684页

渐隐原理在学校方面的正用:应用在生活习惯,渐隐原理跟刺激线索有密切关系,有时候无法用一次和固定的刺激线索来达成目标。因此我们可以将刺激线索。细目化,然后从复杂的线索慢慢递减,每一阶段的行为能够比前面的线索减少。最后完全不需要这些线索。也能反应与培养的行为。这样就大功告成了!

应用在人际关系,渐隐原理技术可以培养儿童独立自主的能力。应用在认字阅读,渐隐原理可以应用在生理和心理有缺陷者的训练上。应用在语文学习,应用在数学学习,我认为应用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上面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影响渐隐效果的因素:一是目标刺激控制的适宜性,二是最初控制的适当性,三是实施步骤的可行性。

渐隐原理在家庭方面的误用:一是应用在社交礼貌。由于母亲过分强迫孩子同大人打招乎,却让孩子有了口吃的毛病。应用在自伤行为,孩子已经能辩别撞到哪父母会关注他。因此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可能会引起更严重的自伤。应用在卫生习惯,因为强调洗手已经养成强迫症了。应用在休闲游戏,应避免危险性高的游戏。

在学校方面的误用:应用在作弄同学,为了引起老师的反应。逐渐改变行为,做出更激烈的反应刺激老师,使得信贤有了偏差行为!应采用消弱、区别增强、惩罚、逃脱制约方法等。应用在结交朋友,应用渐隐原理,却失去了女朋友。应用在技能学习,因为刺激不适宜,最终弄巧成拙!

有效应用渐隐的要点:一是选择目标刺激控制,明确目标行为应该发生的条件。二是选择适当增强物。三是选择原始刺激与渐隐步骤。四是将计划付诸实施。五是结束训练!

借用文中几句话作为结尾,天下事若认真分析,往住都是利弊参半,优劣同存。享受美好的那面,也要负担烦恼的另一面。不可能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因此,我们之所学,要正确的应用,否则达不到理想之效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四节影响刺激控制效应的因素。一、选择明确的记号。二减少错误机会。三增加尝试次数。第五节误用。刺激控制可以应用于训...
    大约在冬季2345阅读 3,878评论 2 2
  • 一,影响渐隐技术效果的因素: 1,目标刺激控制的适宜性 行为是在刺激下控制下进行的,所以渐隐最重要的就是选择目标刺...
    文昌许珊珊阅读 1,328评论 0 1
  • 我们经常感慨世事无常,好好的一大家子说不行就一下子像大厦坍塌一样倒下了。而事情的起因往往很简单,都是来源于不甘于日...
    昊洋_写作的匠心阅读 2,405评论 1 2
  • 10月8日鹿晗在微博上向关晓彤表白,这让鹿晗又着时火了一把,各大媒体都争相报道,都是头版头条的大字黑粗的标题,让人...
    魏添阅读 4,310评论 0 1
  • 我想念十月十四的月光 静静地照在脸上 我想念夏日操场辛夷花 有微微的香 我想念那一年的自己 固执得那么倔强 我等待...
    顾凣笙阅读 1,346评论 0 1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