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写写上次半马跑完之后的心得,一个全新的挑战,一个通过坚持之后所得来的属于自己的胜利。
关于坚持的话题很多,比如坚持减肥、坚持背单词、坚持跑步健身、坚持练瑜伽、坚持弹吉他......再比如坚持晚睡晚起,哈哈,开个小玩笑。所以真的坚持下来的是什么,年复一年,你紧紧抓在手上的又是什么?
我一直在想,当每天的打卡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的必需品,没有完成它,你睡不好觉,你吃不下饭,它如同你的精神食粮,没有它,生活就似乎缺失了什么一样。那么,是不是就能成就了那个自律的自己了。
说实话,在跑半马的前一天晚上,我的内心还一直在退缩,想着,如何给自己一个充分的理由不去跑,比如,睡晚了;比如,突然肚子痛;比如,堵车,没赶上。但是,第二天我却醒的特别早,而且醒后再一点困意也没有,或许,内心的自己是希望自己去完成这次的挑战的。所以,我有足够的时间准备接下来参赛的种种,行头、早餐、参赛用物.......最近在看艾力的那本《人生的84000种可能》,里面有一个观点我很认同,就是如果每天不赖床,提早半个小时起床,那么,你的生活便会有一个天翻地覆的改变。我觉得这句话我在实践中证明了它的准确性。写书的人总是能把真谛或者说人生经验呈现给读者,然后,需要读者在生活实践中去找到共鸣。
接下来,发生了一个有趣的小插曲。下楼买完早餐,叫了一个滴滴快车去参赛点,正当我踱步河边等滴滴时,一辆黑色的车在我边上停了下来,我自然而然地打开车门上了车,说了句:市民公园。便继续自己手头的早餐。
:你怎么知道有车来接你?
:我叫了滴滴啊?随即反应过来,额,您是?
只见旁边的驾驶座上的人向我亮了亮他胸前的牌子:总指挥,三个大字醒目而滑稽。我这才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位大叔,五十多岁的样子,领导派头十足,他没有把手机放在视线下五六十公分的位置,以此判断,他不是开滴滴的师傅。大写尴尬。
他给人感觉是很和蔼。对的,他是马拉松的现场总指挥,看到我背着马拉松的黄色背包,便停下车来,准备顺我一程,不曾想碰到一个这么不客气的铝孩子,哈哈!
我吃惊的表情被大叔打断了。
:快把滴滴取消了去。
......
途中,这位好心的大叔跟我絮叨了很多关于赛事的常规问题,首先他很佩服我这样的年轻人,能参加这样的比赛;其次,他同我们的余主任担心的问题一样,特别怀疑我的能力,希望我在比赛过程中如果跑不动千万别逞强,走完全程也是可以的,重在参与嘛。其实,当时的自己心里也没有底。
再三谢过大叔同他告别后,在公园门口,我看到了我们医院的医疗队,他们在忙碌的准备赛时要用到医疗用物,包括我的一个室友,早上六点不到就去医院集合准备,突然觉得跑这个半马很安心了。因为你只管去跑,后备军很强大。
对了,特别要提的是还有同跑的两个同事,一个跑6公里的迷你跑,还有一个跟我一起跑半马的,我们算是相互激励同行吧,给了对方很多鼓励。这无疑是一个很大的动力对于想要退缩的我。
全程21公里,起跑的时候人是堆在一起的,摩肩接踵这词用来形容当时的场面再恰当不过了,当航拍飞过我们头顶时,我们向它挥手,言下之意是:我在这儿,我马上要开跑了,加油!所有人都在等待主持人宣布开始,等待枪声。参赛的还有很多国际友人,其中黑人居多,他们一般站在最前面,起跑后,以最快的速度与我们保持着距离,或许很多都是职业跑者。所以从开始到结束,我都看不到他们,后来在朋友圈看到一两个精疲力竭的黑人。
开跑后,我努力的找到自己的频率,慢慢的跑,伴着均匀呼与吸,跑起来并没有很吃力。马路两边都是人,有来自上饶各个大小医院的医疗团队;有治安严谨的警队维持着治安;有热情满满的志愿者;有勤劳地半马工作人员派发水和各种能量补给的食物;还有很多个中老年拉拉队,敲锣打鼓的为我们呐喊;因为是周末,还有很多学生,他们毫不吝啬的给出他不全部的热情。有一个画面印象很深,六七个四五年级的小朋友站在跑道栏杆边上,伸出他们的右手在栏杆的上端,在我迎面跑过去的时候,欲与我击掌。我下意识的伸出右手,轻盈的划过那一排小小的手掌,感受着来自他们的鼓励,莫名的加快了脚步。
当温暖的冬日阳光散在汗流浃背的身上,环视着周遭的一切,有爷爷抱着孙子散步,停下来驻足看着我们跑;有人手上提着菜场买回来的菜,驻足看着我们跑;有参赛者的妈妈拿着水等在路口等路过的儿子,自豪的告诉她的朋友:对啊,这个是我儿子!世间的百态在生活中上演着,这个时代的精髓就在这个时代里等待着被汲取。
生活总会在不经意间制造很多惊喜,我享受这个惊喜连连的过程,我希望的是波澜不惊而非一成不变。所以,总想着去体验一些不一样的体验,做一些从未做过的事,感受一些从未有过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