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孩子看做是拥有独特观点、拥有真实恐惧感、拥有感兴趣的事(通常与我们的不同)、拥有与众不同推理方式(而不仅仅是“可爱”)的人。
表达无条件的爱、给予孩子更多做决定的机会、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最好的家长都乐于反省,并且愿意刁难自己。
对自己越透明,越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的需要和经历是如何影响了自己的养育行为(诸如导致你歇斯底里的驱动力和原因是什么),你就越容易进步。
至少,我们需要顾全大局。
孩子今天是否打翻巧克力牛奶、是否发脾气、是否忘记做家庭作业,与你的行为是否能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彬彬有礼、富有责任感且富有同情心的人相比,就没有那么要紧了。
当孩子感到足够安全,可以向我们解释其错误行为的原因时,处理他们的不良行为会更容易,问题也更容易解决。
孩子在遇到困难时会更可能来找我们,寻求我们的建议,当他们有机会选择时,也想花点时间与我们共处。
当一个孩子出现不当行为时,有条件养育家长会倾向于理解其是一种犯规,而犯规自然应该导致“后果”。
无条件养育家长则会倾向于将同一件事情看做是一个需要解决问题的机会,而非让孩子痛苦的机会。
“孩子有时比家长更清楚自己是困还是饿,更了解朋友的特点,更了解自己的抱负和目标,更了解不同的老师是如何对待自己的,更清楚隐藏在自己体内的冲动和需要,更知道自己爱谁、不爱谁,珍视什么、不喜欢什么。”
真实的人都有自己的需要,都有喜欢和不喜欢的事。
孩子应该知道,真实的人有时会变得慌乱不安、或心不在焉、或疲惫不堪,他们不能永远确定该做些什么。有时他们会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某些话,事后又感到后悔。
我们不应该假装比真实的自己更有能力,当我们把事情搞糟时,我们应该承认:“宝贝儿,我一直在想昨晚对你说的话,我想我可能错了。”
道歉会让孩子看到,(对自己和他人)承认错误、承认有时是我们的过错,并不丢脸,也不会令人绝望地感觉自己无能。
即使我们坦承自己的不足,即使我们用心灵和孩子对话,即使孩子可以看到,无论成年人拥有多少特权和智慧,却依然要在世界上挣扎前行,要做好事,要衡量他人的需要,要不断学习——就像他们自己一样,他们也依然会景仰我们。
事实上,我们与他们相处时越真实,他们就越可能真正地尊敬我们。
少说多问。
引导孩子产生想法、异议和感受要比向孩子发号施令(即便态度友好)更有作用。
或许我们忙于让孩子接受我们的观点,而没有真正倾听孩子的想法。
想成为一个有爱的家长,多倾听、少解释。
“你为什么不想把它们收拾好?”
她回答道:“因为我想吃。”
问题就这么解决了。
我要说的只是:“把它们都装进书包以后你仍然可以吃,我只是想让客厅干净一点。”
她立即将零食装进书包,并放在了桌子上。
首要任务是找出问题的根源,意识到孩子的所需。
当孩子年龄大到足以向我们解释其为何不高兴或生气时,问题就变成了他们对于向我们坦承原因是否感觉足够安全。
我们的工作就是创造这种安全感,不加评判地倾听,确保他们知道自己不会因为告诉我们他们做了什么而惹来麻烦,或者因他们的感受而受到指责。
为了解决问题,你就必须要找到问题的根源,害怕被评判的人一定会更不愿敞开心灵和你沟通,因而你也就越不容易得到能够理解问题根源所在的必需信息。
所以重视这条原则——“少说、多问。”
在提问之前,你可以“问自己为何要这样问”。
揭露自己的动机可以指引我们认清某个问题是否有价值去问。
提示:当我们不能完全确定孩子会怎样回答,以及做好准备接纳不止一个的反应时,所提的问题最有可能带来好处。
有时当孩子非常悲伤时,儿童心理学家阿里西亚·雷伯曼建议道:“只是一言不发地留在孩子身边就是对孩子感受的尊重。拥抱和爱抚(如果孩子接受)所表达的感觉要比语言更好。事实上,此时无声胜有声。语言会在晚些时候发挥作用。”
记住孩子的年龄。
强迫孩子承担不符合她年龄的责任,是一种发育不当。
在符合事实的前提下以最好的可能性看待孩子的动机。
即使家长没有说出孩子之所以出现某些行为要归因于他太傻、太坏、太危险,而只是心里这样认为,也会产生重大影响。
不是只有说出这些归因才会发生作用,只要脑子里有这样的想法就会产生影响。
用好的价值观去揣摩孩子的动机就会帮助孩子建立好的价值观,他们会因而认定自己身上什么是最好的,并努力不辜负我们对他们的信任。
帮助孩子准备应对“真实世界”挑战的最佳手段是让他们经历成功和喜悦,人不会因为童年时被故意制造不愉快而变得更有能力应对不愉快。
与“控制型育儿”,“自动型育儿”不同的是,我们要的是“关心型育儿”。
“乐于提供指导、支持孩子选择、与孩子打成一片”的程度;这些要比只是说“是”或“不”更富有挑战性。
当我们以解决问题而非惩戒违法的态度看待问题时,很神奇,所有的人都不再紧张,不再步步为营,不再有压力坚持对“正义”的统一定义(“只要发生这种情况,就必须予以那个反应……”)。
对于孩子来说,有时看到成年人之间的分歧是很健康的,有助于强调我们都是人类,同时也让我们向孩子演示,人们如何在尊重的基础上解决分歧,或者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以学会干脆容忍分歧。
一旦家长被迫在孩子面前事事达成统一,孩子就学不到这些重要的人生课程,更不用说家长这样做本身就是不诚实的行为。
(这一点我需要反省,即使我们终会分开,我们之间有分歧,我要让孩子看到的是彼此尊重,坚持原则,互利的解决方式。不是情绪化的纠缠。)
如果将我对孩子的那句评价用到自己身上,或者将我对孩子的行为施加到自己身上,我会感受到无条件的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