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一首佛教偈子,出自禅宗六祖慧能的《坛经》。因了一个非常有名的禅宗分裂故事,这首偈子广为流传。因为耳熟能详,我们就先大致交代一下。
唐太宗玄武门之变后,夺得天下。唐高宗时期,双圣临朝,佛教在大唐兴盛繁荣。其时结合中国本土哲思的禅宗大放异彩,无数信众修行。咸亨三年(672),禅宗五祖弘忍感觉自己时日不多,准备传授衣钵,让弟子们写诗明志。上座弟子神秀写了一首: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师傅不大满意,觉得神秀没有开悟。大字不识一个的火头僧慧能让人读了提在墙上的佛偈,也随口吟得一首,让别人帮忙题在了壁上: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五祖觉得慧能悟道了禅宗真谛,就传了他衣钵,两年后圆寂。慧能得了衣钵后南下隐忍数年,创立了南派禅宗,后来慧能的弟子在法会上辩倒了已经成为北派禅宗宗师神秀的弟子,南派禅宗夺得禅宗正统。
这个故事充满了各种离奇的色彩,充分肯定了顿悟(六祖不识字,火头僧),加上五祖当面不认可,背地里敲头三下,半夜传法(像不像西游记),怕神秀加害,连夜送船让慧能隐遁(宫斗),几十年后,南禅勇夺正统(复仇)。所以这个故事不论是在禅宗里,还是在老百姓口里,都是绘声绘色如戏文一般。这大戏里面慧能自然是隐忍光复的男主,神秀这个大师则充当了反面角色。
神秀挺冤的。作为弘忍的上座弟子,被小师弟抢了衣钵不说,还被冤枉成为私利欲加害慧能的小人。其实神秀相当的牛,不但创立了禅宗的北宗,还成为了唐朝护国法师。《佛祖纲目》云:
神秀居东都,天下称两京法主,三帝门师,神龙二年二月入灭,谥大通。秀生于隋末,百有余岁,未尝自言,故人莫知其数。
那这个神乎其神的故事是不是慧能说的呢?其实也有出入。《坛经》有很多版本,慧能的原偈应该是敦煌写本——法海本《坛经》里的“佛性常清净”。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惹尘埃。
“本来无一物”并不是慧能的原偈,而是由惠昕本《坛经》带头,契嵩本、宗宝本因之的篡改。也就是说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和这首四句偈子,其实是惠昕篡改过的。我们来看看神秀的偈语、慧能的原偈和被惠昕改过后广为流传的偈子在意义上有什么根本的不同。
神秀的四句非常好理解:“身子像菩提树一样挺直,心像明镜台一样明亮。我们要经常修行戒免,以防止外部世界的诱惑湛然我们向佛的心。”
慧能的四句则充满了谐辩,但是佛理是一样的:“菩提是梵语开智的意思,并非一定要在菩提树下,明镜也不是台子,真的佛性是无处不在的,性本清净,根本不会沾染上俗世的尘埃。”
这是禅宗对“渐悟”和“顿悟”的理解,主要是对参禅方式的不同看法,神秀认为需要勤加修炼,艰苦求道。而慧能认为佛性根源更加重要,只需灵光一闪,瞬间开悟也不是没有可能。正因为顿悟对广大信众充满了诱惑,让人真的以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所以顿悟派禅宗在世俗大众中发展得飞快,谁不想省事呢?神秀的渐悟派太辛苦,慧能的顿悟派大家都有希望开悟,顿悟禅宗迅速流行,成为禅宗正统。
其实,顿悟是需要长时间的渐悟积累才有可能在临界点突破得到的。“立地成佛”之前得经受多少手拿屠刀的心里折磨呢。禅宗大德自然清楚,但是为了发展扩大影响,招收信众,基本上在宣传中都有意无意地避开了修炼的这个问题。
再看惠昕版:“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句话听起来极为高妙,其实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我说没有就是没有。
无一物,是对“性空”的错误理解。性空,并不是空无一物,而是指世间万物都没有自性,佛家的“性空”,并非万物不存在,而是万物本性的一致。正因为万物本性一致,在禅宗理解中,万物皆有佛性。我们做的,只需要“明心见性”。但是明心的方法,就是神秀和慧能的分歧所在。而将“性空”简单地理解为什么都没有,虽然在逻辑上更加符合常人思维:“因为本来就什么都没有,所以不需要有打扫尘埃的困惑”,也更符合难以理解高深佛学思想的普通信众的思维角度,从而比神秀、慧能的原偈更加大行其道,广为流传,甚至不断衍生、发展出各种情节和传说来。
惠昕的“本来无一物”以及对《坛经》其他地方的篡改,不是理解错误,而是他信的东西和慧能的不一样,自然要夹带私货,用慧能的书推广自己的理念。这也是是宗派之争的体现。
这种对佛学、道家、儒家以及古人许多学问进行合乎自身需要修改而阐叙并广为流传的例子在任何国家和时代都不鲜见。
对于不信佛教的人来说,这四句佛偈不过是两个佛门中人的辩经而已,无非是看个热闹。可如果佛门中人,修习禅宗,却将这篡改过的佛偈捧为圭臬,着实有些不妥当。
中国普通信众的问题,不是不信什么,而是并不在乎自己信的东西的真假——是为盲信。
这是个可悲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