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忙忙地敢写了一篇没有质量没有含金量的一篇碎碎念后,就像完成了一项任务一样,心里立马轻松了许多。
本也觉得点困了,也该睡了,都说上了年纪的人睡觉都很少,可是我每天都睡不够的样子。
自从8.6号凌晨2点33分感到震感后,我又一晚上没睡,说过了不是因为害怕地震,而是想有文字记录,后来两天时间里都昏昏沉沉。
我知道,我还是不够努力,有人三四点起早写作的人是常有的是。我早起几次了就会倒不过来觉,很能睡呢。
9点半了,街里门口外还坐着好多人,老公在家每天晚上还能出去遛弯去呢,今天有事,发文晚些,有一篇备用文舍不得发出去了,硬逼自己写了一篇碎碎念。
出屋伸伸懒腰,有人说了,在屋里不出门闷白脸啦!
有人对老公又说,你不在的时候,她天天关门遛弯,你在了她也不出去了。
老公说,你别加火我们不会吵架。
我说,还真有那么一次,刚出门就有人要买东西,我给他说转到村口就往回拐,结果我转了一大圈才回来,回来了,他一直在门口等着呢,那个时候就有好多人说,这么多人在门口等着买东西,你可好出去玩儿去。
正说着,来了一个买烟的,他拿了一条烟,然后说那边演电影呢,我们就过来了。
我说哪有演电影的,那我过去看看去,心里想着看一场电影,写一篇文也值得,顺便又遛了弯。
到了南边街里,哪里有演电影的子呢?听不到声音,也看不到人影,这时候当街里有个骑电车的女子在那里看着像等人,我问了一个,哪里有演电影呢?
她说,不知道,没听说啊。
既然出来了,就去转一圈吧,又往小广场走去。
广场有父子三个人,年轻的爸爸在手机里听着某个小说吧,听声音是在朗读,不像是视频。
孩子问,爸爸咱该回去了吗?爸爸说,还不到点呢。
我在健身器上,荡着两条腿,看看手机,还不到10点。
马上10点,我往回走的时候,他们父子三人也回家了,由于路线是相反路线,我们都没有交流。又因为是晚上,就没看清对方是谁?
回到家里,街里的人还没有散场的意思,不知道在讨论啥,谈的热火朝天。
我说了一句,哪里有演电影的啊?
有人说,在东边运风门口呢。
我说,咋没一点动静呢?
啥时候了,人家早就散场了呢。
现在演电影就像例行公务,有人看没人看,每年都要演那么几次,说是做宣传呢。
噢,想起小时后看电影,那才是快乐呢。
三个大队,每次演电影就是连续三个晚上。那时候家里又没有电视,没有手机,唯一的热闹就是看电影,看杂技演出。
那时候看电影人是真的多啊,几乎家家都全出动吧?
反正好多家是锁门的,也就是那个时候,偶尔听说有的家里遭贼了。
看电影就是我们小孩的乐园天地,也不操心守家的事,看门不是母亲就是爷爷。
我搬个小凳子,像孙猴子一样,左挤右钻,要么就绕道跑到最前边,坐个小凳子一直看到电影结束。
那时候的电影,不是反特片就是战斗片,有时候战场上打的战火纷飞,分不清敌我的时候了,只要看到五星红旗飘飘,听到号子响起,黑压压的人群里就会高呼,中国胜利了,中国胜利了。看到这里了,就会热血沸腾,有时候还会热泪盈眶。
现在可好,夏天里演电影还有几个人围观,那是在纳凉,有一年冬天里,村里又有放电影的,我从那里路过,外边了。冷风习习的,在场的只有放电影的一个人,看电影的一个人也没有。
我当时就想,这样放电影的人多尴尬啊,就在那里站了一会儿。
放电影的人一直把片子放完才收拾回家。
据说 那是他们的工作,不管有人看不看,现在都要定期放映,真为他们敬业点赞。
看一下吧,这个社会,没有一种商业模式是长存的;没有一种竞争力是永恒的;没有一种资产是稳固的。时代的变更,成全一部分人,淘汰一部分人。
我们只能跟着时代的变化,改变自己心态和固有的方式。
别说看电影了,现在电视几乎就是摆设。
8.8号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