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花哟,卖花呀。花儿香啊花儿鲜,美丽的花儿红艳艳。满山遍野开在崖石边……
随着小提琴委婉幽怨的音乐声《卖花姑娘》的主题曲奏响了,这首歌曲想比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我们都是耳熟能详的。《卖花姑娘》她是一部上个世纪70年代脍炙人口的朝鲜电影。她的故事梗概是从主人公花妮和妹妹俩个孤儿的悲惨身世展开的,花妮这样的一位卖花女在朝鲜劳动党的启蒙教育下,在一个山岗上开满金达莱的春天,花妮参加了游击队走向了革命的道路。
说起朝鲜电影《卖花姑娘》就使人联想到农场的电影放影队,想到农场电影队就不能不引伸到哪个时代的文化大背景。现在的人可能不清楚上个世纪70年代中国的电影事业。今天,我也是仅凭当年亲身经历过和报刊文摘的介绍,蜻蜓点水浮掠地略知一二而已。
当时经过了10年文化大革命的政治运动,本来5~60年代就拍数量不多影片的电影制片厂,由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主旨,就是争夺由资产阶级把持的文化领域,那么所有和文艺、文化沾边的都属于要被革命的重点领域。因而那个时期拍摄的“封资修,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等一切的牛鬼蛇神和有悖于工农兵的“高大全”“三突出”英雄人物的文艺作品统统都在批判打倒之列。当时的口号是“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也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记忆中的文革10年间也没有拍出几部耐看的电影,有的只是配合政治教育的如《春苗》《红雨》《欢快的小凉河》《沸腾的群山》《青松岭》《金光大道》等政治教育片。为了抵制资本主义腐朽糜烂生活的腐蚀与文化渗透,在与各国文化交流方面也基本上是闭关锁国。
但对其中几个十分友好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电影,还是有选择的在国内上映播放的。如欧洲一盏社会主义明灯的铁哥们阿尔巴尼亚的《广阔的地平线》《第八个是铜像》《海岸风雷》。罗马尼亚的《多瑙河之波》《齐普里安.波隆贝司库》《牧鹅少年马季》。越南和我们是同志加兄弟的友好邻邦,他们的电影是《琛姑娘的松林》《阿福》《英雄八三班》《奠边府大捷》。朝鲜和我们又是唇齿相依的近邻,两国之间的文化习俗相近、肤色又是一样,所以他们国家拍摄的影片最符合我们的审美观,是最爱看的电影之一诸如《鲜花盛开的村庄》《南江村的妇女》《钢铁工人》《看不见的战线》《摘苹果的时候》《卖花姑娘》等等。
中国的国产电影由于很多影片没有解禁,能审查放映的也仅仅是《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英雄儿女》《奇袭》《小兵张嗄》等屈指可数的10部电影和八个样板戏。而《新闻简报》则是当时放映的主流。每逢电影正式开演前必放《新闻简报》毛主席又接见了哪个国家的外宾,中国又援建了坦赞铁路,中国医疗队在非洲。当然我们随着原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参观访问的镜头,也饱揽了祖国的山山水水,尽管是黑白片居多。以至于社会上流传着一段反映那个时期电影市场的顺口溜,“罗马尼亚的搂搂抱抱,阿尔巴尼亚的莫名其妙,越南的飞机大炮,朝鲜的哭哭笑笑,中国的新闻简报”。均因欧洲和亚洲人民的国情不同,生活习性和民俗认知观念的不同,所以各国人民在意识形态、风土人情的文化传统方面感受也是有差异的。
现在我们顺着地图上的青藏公路,将目光投向几千公里以外的戈壁大漠中一个标有叫诺木洪的地方,去看看70年代哪里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生活。
诺木洪,古朴苍凉的戈壁草原,它是50年代中期人们在戈壁大漠中创造的一片人造绿洲,东西长约20多公里,南北宽的5公里的狭长地带、人口逾万。60~70年代初期,当时的诺木洪农场刚刚建场10几年,受地理条件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就没有什么文化生活可言。人们一到晚上,要么遥望穹顶之上灿烂的星辰,遥想银河横空阻断了“牛郎织女”隔河相望的鹊桥相会。要么猜想月宫中的吴刚伐桂、月兔捣药、寂寞的嫦娥舒广袖。要么在莲花白的云朵之下听父辈讲述他们当年来青海拓荒的经历。偶尔和土地一色的家属院里,也有耐不住枯燥寂寥生活的吼几声秦腔“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长板凳短板凳都是木头欧”,或一段清唱的豫剧“咱俩个在学校整整三年唵……”飘然入耳,使静默地长夜略有生活泛起的微澜。
人们最好的消愁解闷,便是较富裕的家庭使用无线电收音机,在滋滋啦啦的电磁波干扰声中收听永不过时的“八个样板戏来消磨空灵的日子。由此电影便成了人们生活消遣和对外了解世界的唯一窗口。露天电影也成了人们娱乐活动最主要的精神食粮。记得当年的电影放映员是一个非常令人羡慕的职业,他们是文化的使者、娱乐的源泉,他们走到哪里便把欢笑播撒到哪里,所以电影队的行踪也最受大家关注。只要电影放映员在大队或中队出现,必然会给这一天的工作劳动带来轻松愉快的冀盼。依我对农场80年代以前的大概了解,农场电影队的发展历程大致经过了3个阶段。
1,5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末,属于建场初期小型电影机放映时代,这个时期是以7.5一16毫米便携式放映机一统天下。这个机型体积小发电机小,有两个人背负着就可以胜任。一张桌子一堵白墙就可以当屏幕,当然,农场的房子全是土黄色“干打垒”的泥墙,不适合影像的投影。对于这个问题解决的方法是,中队选一处空旷的地方永久的埋上两根竹竿,只要电影下中队,找人将银幕和喇叭挂上即可。
天渐渐黑下来时候,人们陆续向放映场走去。银幕前人影晃动,只听50米开外的小发电机响了,放映的人或是潘富君师傅,或是田振中和朱怀恩其中的那一位。中央一张办公桌早已放好,放映师傅打开箱子提出放映机娴熟地架好“啪”地一声扭亮机头灯,胶片便顺着机器的卡槽被装了进去。在装片期间,电影队的师傅们自制手绘的幻灯宣传也适时的投射到银幕上,大致是“静”“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和“防火,注意安全”之类的警示语。灯光一灭,银幕上立刻出现了光芒四射立体的“八一”军徽,伴随着铿锵有力地《我们的队伍向太阳》雄壮的进行曲特鼓舞人心。制片厂的不同,有时银幕也会出现怀抱镰刀麦穗的女农民、手握锤子的工人和身背钢枪的解放军战士雕塑,它的背景音乐就显得比较舒缓抒情了许多。放映的过程中,随着演职人员字幕的徐徐上升,还能引起一帮认识不少字,2~3年级小学生的高声朗读,这在当年也算是一道不可复制的风景线吧。
放映员下中队,中队照例将他们奉为座上宾。当年农场不缺牛羊肉和大肉,农工(注:即农业工人,刑释解教留场就业人员,农场口语中有一种特定的称呼称他们,因这些50年代进场的老人们也为农场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是已经改造好了的人,理应受到尊敬,我尊称他们为农工,以后文章亦同)给原国民党高级将领做厨师的也不在少数,所以他们中也不乏烹饪高手,可以说当年在农场这个特殊的小社会里各行各业是人材济济的。粗菜细做、饭饱酒微醺,一把暖瓶已经备在桌下,里面是灌满了“伏砖茶”煮沸的茶水。“伏砖茶”是藏区特有的机器压制的砖茶,因形似砖块而得名茶砖,茶长方形厚若8厘米,品质属粗枝大叶类形、黄纸包裹上印有出厂地址和商标,每块重约5斤、价值5元。喝时用锤子砸开茶砖一角,然后掰一块放钢精壶里煮沸茶汤呈褐红色,若添加上牛奶、盐巴那便是正宗的奶茶了。茶,是高原人不可或缺的饮品,它可以提供人体必须的维生素。
师傅偶尔掀起茶缸盖喝上一口茶水,两个胶片轮子在匀速转动,一场人们期待已久的电影开演了。虽然有时是重复放映某一部影片,但人们还是热情不减地愿意观看,以致于许多经典的电影台词至今还在我们这一代传诵,也只有我们这一代人还能知道这句台词的出处。
如已定居河南省的马勇下乡扶贫,发朋友圈一个收完麦子的麦地,我跟帖开玩笑说“马队长,麦子,麦子!”,这句台词是反映麦收季节,敌我双方都想抢收熟了的小麦,在一个夜晚,我抗日军民身背钢枪手挥镰刀,在敌人据点的眼皮子底下将到手的麦子抢收一空,等敌人哨兵发现时麦子已经被收割完了,敌哨兵才惊慌失措地去炮楼叫醒还在睡觉的伪军队长,这才有了上面沮丧的经典台词。再如表现我抗日军民与日伪军战略周旋的顺口溜“鬼子来了咱就转,鬼子走了咱就干。躲在暗处打冷枪,鬼子挨炸又挨打,一个人影都不见”和当年的小青年给《地道战》配音的“老头快跑,别叫鬼子抓住了”都是农场那个电影时代的趣事。
话接上面,知道电影故事情节画面的曲建华马上跟帖准确地说这是《地雷战》中的台词。这和现在奇葩的裤裆藏弹、手撕鬼子、飞石炸飞机,正反面人物全是描眉画眼的小鲜肉、大美女的抗日神剧中很多不接地气、不符合常识的技能确实让人黯然神伤。穿帮的镜头,漂亮的颜值、戏说娱乐的战争戏,看后只是一笑了之。相比之下更感慨那个年代的电影是多么具有生命力、多么引人向上、多么地贴近生活让人如身临其境且又回味无穷!
与此同时,放映员也没闲着,利用放映的间隙一条长板凳两头用卡子卡住,把放过的拷贝胶片再飞快地刷刷刷倒带复原,装盒后以备下次再放映。
60年代末没有大礼堂,记得大家看电影都是坐在柴火堆旁边,搬一块红柳木柴当小凳看的也津津有味,当然哪时是没有卖冰镇可乐和汽水饮料等小吃的。有的只是口袋里装几把炒豌豆或蚕豆,人群中不时传来咬碎它们的卡喳声和一缕豌豆的焦香,奢侈的便是一颗水果糖放在嘴里化着。放映员潘富君、田振中、朱怀恩、寇殿杰可以说他们是农场电影队的元老。
电影拷贝,大自然的一切美景均被胶片以黑白两色所刻录。在雄壮的配有《东方红》乐曲的简报里,我们知道了人民领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在黑白的影视里我们看到了“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江山如此多娇的伟大的祖国,使我们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在地雷的爆炸声中,让我们知道了“地道战,地雷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侵略者他敢来打他个人仰马也翻”“不许放空枪,开火,开火!”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在“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的隆隆炮声中,苍穹中仿佛飘来了《英雄赞歌》“风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敌人腐烂变泥土,勇士辉煌化金星”。让我们树立了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已”的国际主义精神。《列宁在1918》告诉我们要为真理而斗争,就要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让思想冲破牢笼,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会实现”的共产主义理想与信念,让我们感到受命在肩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总之,哪时的电影是看一遍便能受到了一次革命洗礼教育的电影。
2,上个世纪的70年代初,农场各方面趋于稳定发展,各项工作都已按部就班的步入正规,虽然处于文化大革命的末期。农场领导的精力在“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的同时也注重了居住条件和环境的建设。场部及各大队相继建起了小礼堂。小礼堂建的虽然因陋就简,但也可以挡风遮雨总比没有要好的太多。这个时期农场电影队的放映机也在升级换代,据当年电影队放映员曹东生回忆,他在电影队时,双机头的是解放103机型,放35mm拷贝,还有甘光牌放7.65mm拷贝的。大约在70年代中期,电影放映机已换成带三角架固定的,由于农场有了电站的长明电,下中队放电影再也勿需带发电机了,只要将电源往插座上一插接通了便能放电影。
关于潘学卫何时进电影队的问题,杨波和曹东生回忆说潘福君师傅家的老二潘学卫,是78年正式进电影队的。那么在这之前,我记忆中的潘学卫下中队放电影可能是义务帮忙,小家伙经常跟着当年的“文化惠民大篷车”下中队放电影,印象中他个子墩实、走路风风火火是一个非常勤快的小伙子。要说当年农场的小马车,如今我想也可以评为“时代之最”。最早时代接送小孩子上学放学的“校车”,最早时代送文化下乡的“大篷车”。据曹东生讲,后来还有李福海开过“嗄斯”车往大队或偏远的南山电站送过电影。还有“军爱民,民拥军”农场电影队到诺木洪兵站互相电影慰问,都是李福海师傅开嗄斯车接送的。
放电影,特別是放紧俏的电影,都兰县电影公司有时只给农场2天的放映时间,这可真谓“时间紧任务重”了。全农场5个大队20几个中队谁都想先睹为快,不加班加点是不可能将精神食粮送到群众中去的。记忆中全场看电影有排班的时候,排白天的农工们可以休息半天不出工。中队长或指导员会让工人将门窗遮挡起来,当然这些遮挡门窗的用料也是五花八门由农工从大院集体宿舍凑来的。最害怕的是某一部紧俏的影片排班到晚上,且别的中队先放我们是第二场。这是让人很纠结,你若不看可能就过这个村没有这个店了,遗憾不知啥时候再相遇这部影片。要看就可能时间比较晚要到深夜,而更可怕的是冬天摊上这样的事。要是中队有公用的柴火,那么小礼堂用汽油桶改造的大炉子会送来一股暖气,如果中队领导没有安排,在凛冽的寒风滴水成冰中,人走进空旷的屋子就如到冰窖一般,要不时地跺脚搓手来缓解寒冷。大约一个多小时人多散发的热量才有了些许温度,这就是如今所说的“抱团取暖”吧。影片紧俏时,电影队的放映师傅会把两台带三角架的放映机一分为二,一部在一个中队演,而另一架机器待片,一片刚放映完,只见小潘快速倒片将胶卷放铁盒子里又送到下一个放映点。而另一个放映点在空闲的这段时间,小礼堂内人声嘈杂,人们身上的汗渍味、劣等烟草味弥漫在有限的空间里。这时指导员或中队长会在嘈杂中提高嗓门佈置一下明天大田里的工作任务,等急匆匆骑自行车的潘学卫送来片子,灯光熄灭了人们安静了。
夏天晚上放映是比较惬意的,虽然遭受着蚊子的叮咬,一把蝇甩子可以驱赶蚊子,空气也清新多了。
而且两架放映机你方唱罢我登场,70年代初有时在大蓬车里放,据我和姚俊霞原农场居民回忆,她说确实有过农场电影队在车厢一侧留有两个放映孔特制的大蓬车的。小马车到一个放映点支好车子,人便可以在车里边放映,这一论证不知道老诺农的你们还记得否?当前一台机器上的拷贝出现杂乱的条纹时,下一台放映机便开始转动接上了,两台机器换片之时无间隔。没有了便携式小放映机换片的中场休息。这一时期电影事业也有了一个飞速发展,彩色影片已经很普遍,更主要的是我们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宽银幕,以前大队中队埋的架设银幕的两根竹杆,在距离上已经不能适应宽银幕的要求,人们又根据宽银幕的长度重新延长距离。只要放电影,两台电影机架好,放映员换上一种宽银幕镜头,银幕的画面便被放大了。彩色宽银幕让我们看到了大自然本真的美,高山河流,蓝天白云、大海森林、色彩鲜艳绚丽的花儿、硕果累累的果树,每当看到红彤彤的苹果、翠绿的梨子、绿格莹莹的葡萄在银幕上出现在银幕时,都能引起农场孩子们的一阵惊呼声,有许多水果是他们这个年令没有见过就更别说吃过了。
原来我们生存的地球是如此的丰富多彩。彩色电影还使我们了解了农场不曾有的都市生活,那里有高楼大厦、奔跑的汽车、火车,那里的人们穿着光鲜靓丽的裙子、那里的男女青年帅的都是我们的偶像。外国电影《卖花姑娘》适时的引入,也正好配合了当时阶级斗争教育吃“忆苦饭”。这是农场第三、四代人不曾熟悉的名词,它是一种因地制宜用不同的食材,如树皮、野菜混合而成的菜团子或稀菜粥。当年农场则用苦苦菜让伙房做了大家分吃,那是稀汤寡水的苦菜汤,吃过忆苦饭晚上再配合放映《卖花姑娘》看到花妮一家在日本统治时期的不幸遭遇,再看看我们现在吃的“忆苦饭”心中无比憎恨万恶的旧社会,相同的阶级苦民族恨触动了我们每个人的泪腺,随着电影情节的深入每个人都抽泣的一塌糊涂,可以不夸张地说,在那个年代一部《卖花姑娘》的影片赚足了中国人同情的眼泪。
3,诺农人有了自已标志性的大礼堂,电影队这一时期在原放映队潘福君、朱怀恩、寇殿杰、又吸收了新鲜血液的电影新兵,他们是潘学卫、曹东生、都洪斌、赵利民和女放影员柴国秀,一位当年豆蔻年华、青春洋溢的女青年。
现在说来她应该是农场第一位女放映员,至少在86年底我离开农场时不曾有过其她的女放影员。这时农场的文化事业已步入一个鼎盛时期,诺农大礼堂的投入使用,它是农场文艺青年逢年过节表演的舞台。它改变了电影只能晚上演出的模式,遇有特别卖座的影片,白天窗户蒙上围布照样可以上演。
此时的农场电影也走上有赏观看的票房期。诺农大礼堂修建的,在哪个年代可谓是“高大上”,大礼堂有能容纳近千人的座位,分別采用单双号排列,座椅是人一站立就可以自动折叠的那种。它错落有致前低后高的座椅让农场人扬眉吐气,有了城里人般的享受,特别是哪个年代的小恋人,入场前买上两包咸葵花籽双双而坐,引起邻座我们的父母辈一阵窃窃私语,这是某某家的小子或丫头开始搞对象啦!
礼堂的布局两台大型座机安放在二楼放映室。大厅左边有一间办公室兼卖票窗口,遇到热门影片窗口前总是扒滿了场部周围各单位要买票的年轻人。他们焦急地等待小窗口的打开。只是卖票室准备卖票的人还坐在办公桌的椅子上悠闲地喝茶,假如这时你敲门那是绝对敲不开的,田振中副队长会皱着眉头用陕西话告诉你,“抓啦!排队,排队,外头排队去 ! 一会就卖票”。这时,即使你已身在办公室里,田副队长也会驱赶你“走啦,走啦,都门外面候着去”。没有不走的道理,混进去的人悻悻地退到大厅里,当然人群中有时我也被客气地清出去。人走后,电影队的人会拿出一沓沓空白影票或曹东生、潘学卫或都洪斌、赵利民(印象中赵个子适中较胖)要不就是蔡美女等拿出条码章,在上下咔嚓声中一张张印有时间场次的影票便打印出来了。倘若你来的晚了不了解前面已清场的事情,还在自我感觉老好地敲门,是不会有人理会你的。有两种情况能开门可以让你混进办公室,但能不能久留要看你的人脉关系。
一是尾随电影队工作人员进去,等敲门后里面核实声音是队里的人时,会打开门缝放人进去,在要关门时你要费点力气挤进去,人家也不好让你太难堪,毕竟都是场部周围单位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二是随场领导通信员拿票,一敲门必须打开,你可以尾随跟着帅哥刘颖秋、顾敏、陆建青(绰号老公鹅)、王宗方其中的某一届通信员进到屋里(每届通讯员的顺序可能有差错)。当然还有关系特铁的不需要排队买票,电影队放映员每个人都有自已的关系户,只要看见对方出现,两人都心照不宣地走到僻静之处裁下2~3張紧俏的电影票给你是正常的事情,至于柴国秀给她的闺秘们留没留友情票就不得而知了。
这些一票难求之事只发生在热门电影如《少林寺》《望乡》《天仙配》《精变》《画皮》《神秘的大佛》《猎字99号》《开枪为他送行》等影片才会出现先睹为快的场面。这一时期的电影“百花齐放”,不再是鳏夫寡妇占据屏幕,解禁了以往电影故事情节没有爱情的禁区。《庐山恋》《白莲花》《巴山夜雨》《瞧这一家子》《高山下的花环》《小花》等带有爱情题材的影片可以公开上映了,男女主人公在铺满鲜花的山间溪水旁,相互追逐飘逸的慢镜头不知迷倒了多少农场小青年们的无限憧憬和遐想。
在一票难求中还有一个既不用买票又能看上电影的捷径,就是在楼上放映室的观察孔看,这样的事我大概只有一次,是谁让我上放映室的我忘了,搜寻回忆了半天可能是都洪斌吧,因为那时没事爱到都洪斌朝西门说不清是宿舍还是仓库的地方找他玩,估计是他让我上楼看电影的,记得那场演的是黄梅戏《天仙配》那古装的裙罗、姣好的面容、优美的唱腔、精美的舞蹈让我们感知到了艺术的魅力。
当时间进入80年代初期,诺木洪农场文化生活有了质的改善,农场由原来单一的电影队逐步扩充到筹建电视转播台,老前辈潘福君队长又责无旁贷地投入到电视转播台筹建工作,他在《激情似火的年代》里回忆说“没有节假日,不能和亲人团聚的出差跑材料购设备”。终于在农场医院西侧的林荫大道旁,建起了二层播放电视的楼房。入夜,铁架高耸的电视转播塔尖上的红灯闪烁,哪是转播台在向全场发射着录像节目。录像带的节目是从千里之外西宁办事处录制的,现在只记得曹国强是农场第一批电视转播人。这个时期农场文化生活随着改革开放空前地繁荣起来,单喇叭单声道、双喇叭双声道、八喇叭环绕重低音立体声收录机也被从南方倒到农场。第一次称电视机为“彩电”认为怪怪的心里还不太适应。但家家户户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地找关系挖门子买了电视机,那时候家里有一台电视机是很“高大上”的事情,一台机子近3000元,80年代的3000元是什么概念大家都知道的。没有正品接受天线,一根根用粗铝线自制的天线耸立在门外,电视机国产“金星”“熊猫”和国外的“飞利浦““日立””松下”逐年涌入家庭,人们宝贝似的给它穿上一件绚丽的绒外套,把它摆放在卧室的最显眼位置。受当时条件限制,电视机上8个可切换电视节目的按钮只能有一个可用,因为农场电视台只有一套节目,节目预告单在星期一随各大队和单位取报纸邮件的小马车发放到全场各中队,便于人们了解一星期播放的电视节目,因为秘书科打印的张数有限估计一般是在领导手中,录像带有《桥隆飙》《敌营十八年》《血凝》和港台片《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霍元甲》《陈真》节目等,农场放电视期间是没有广告插播的一集接一集看到深夜,等出现了那个时代圆形标志时电视播放完毕。
30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正所谓“苍天难老人易老”。时间如海西洼河的河水静静地流淌一去不复返。土地还是哪些土地、河流还是哪条河流可物是人非了。当年我们和父辈共同经历的场面,已经成为过往史不可复制了。6月的一天,秦平在诺农群里发帖子曰,他也在海西州邮政部门光荣退休了,他说“今天是个普通而又特殊的日子,在我即将离开海西邮政工作岗位之际,百味杂陈”。言语中透着韶华难留的无奈,字里行间又感叹着岁月的无痕与惆怅。
是的,岁月易逝我们都在不经意间变老了。许多老前辈先后离开了他们曾热爱的农场这片热土,有的长眠于农场南边的戈壁滩。而晚年回到阔别的家乡的,气候上已经不适应了內地充足的含氧量,青海地区类别属于11类地区,由于高原气候含氧量低,当年国家每月给15元的缺氧费随工资发放以示补贴。在青藏高原,我们父辈的身体器官因长年累月为補充缺氧而快速呼吸,反被扩大了肺荷量。他们已经适应了缺氧生活,回到内地氧气充足反而不适应,医生说那是“醉氧”,即人的肺一经扩张是再也不好收缩复原了,他们年老后大多有高原特色疾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和不可能治愈的肺气肿哮喘病,憋气的时候要靠往口腔里喷药来缓解痛苦。
当年的露天电影那是上个世纪美好的记忆,它已经尘封在我们脑海里,更确切地说它不是尘封而只是休眠。只要谈话条件具备脑海中的回忆还是难以忘却的。当年的宽银幕而今已被DVD、立体电影、数字电影、网络电影所替代。进入21世纪更开启了全新的数字信息和智能手机的互联网时代,只需一机在手便可穷游世界。
如今生活宽裕了更不能忘记我们来时的道路,当年父辈他们以场为家,发扬特別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的精神,在今天依然激励着我们不忘初衷砥砺前行!假如把我们的人生轨迹比作是三级运载火箭的接力赛,无疑我们父辈是第一级,是他先把我们送入人生轨道的,他们完成了自己的人生历程后,火箭又启动了我们这一代人,背负着工作及家庭责任升空为我们的子女搭建生存平台。现在退休了的,说明我们已经把自己的子女送进了人生轨道,还没有退休的你,那是还没完成运载任务。当我们的儿女第三级火箭启动后,他们也会载着儿孙辈的理想与抱负继续前行一代一代都如此。等燃料耗尽了,我们也就完成了人生价值的历史使命,象“天宫一号”一样在大气层中脱落燃烧、最后陨落入太平洋的某一深处。
这倒让我想起了一则猜某种动物的迷语“小时候四条腿走路,长大两条腿走路,老了以后三条腿走路”,此乃人生之写照焉……
下一篇诺农农科所。《你把太阳的色彩浓缩成了高原红》。
感谢都洪斌、曹东生、柴国秀、原农场电影队放映员和同事姚俊霞、刘卫红、杨波提供的照片和素材。由于我的孤陋寡闻,文中肯定有不可避免的差错,因此敬请各位同事批评指正。
同时也感谢全国各地的诺农、浩农同事,同学们及家人的共同关注,小短文只想引起原在青海监狱系统的、各农场共同走过相似经历的同龄人对那个逝去时代的共鸣。衷心谢谢你们的阅读!
文章指导: 微笑。
文字校对: 沙枣。
2018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