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为什么要睡前写日记?
(解决“习惯培养”问题)
为了让生活开始长期持有更有价值的事,让生活开始形成每天都要坚持做的事情,我首选的第一个是持续写作。
从没有持续写作习惯到培养这个习惯,我采取的是压力最小的写日记。操作路径是每天睡前完成,限时10分钟,字数不限,题材不限。甚至前期担心自己无法坚持执行,毕竟以前都会半途而废,所以让媳妇一起陪我完成。
每天睡前写了又写,日记也是越来越长,大概两周左右,我开始不满足于只在日记中写,于是尝试了公众号日更。慢慢变成每天写公众号,也写日记,每天都有至少1000字以上的输出,部分时候也超过2000字。
结论是,睡前写日记,确实帮助前期我形成了持续写作的习惯,并且促进了我公众号日更文章的循环系统养成。
后来为什么睡前写日记中断了?
(解决“价值淘汰”问题)
公众号日更也开始顺利地循环了起来,接着我不满足于停留在文字,为每天加上了拍视频发视频的挑战,然后逐渐拍视频也开始顺利地循环了。
业余时间,一早一晚,早上用来写文章和剪辑视频,晚上用来拍摄视频。
这两项日更,确实很有意义,但是前期孵化它们是非常消耗时间和精力的。
不知不觉中,我察觉到了日记断了几天没写;意识到日记断了以后,我又观察了自己,确实无法再继续在睡前写日记了,自己下意识就去睡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的持续写作断了,所以我的情绪在发现日记断了以后,也没有焦虑和崩溃。因为我的公众号日更没断,自己每天都在持续写作,甚至每天都在持续发表。
原来,在睡前写日记,被我自己内部价值淘汰了。
现在为什么写日记调整到了白天?
(解决“及时调整”问题)
但事情需要一个仪式感或者走一个正式流程,我问自己:
是要淘汰在睡前写日记
还是要淘汰写日记这件事
换句话来说,现在核心问题是判断?
以睡前的时间安排完成日记,不符合实际
还是每天花任何时间完成日记,不符合实际
问完自己以后,我得到的结果是:
写日记没有错,它还有价值
写日记的时间安排不合适,需调到白天完成
写日记为什么还有价值?
因为公众号日更的文章,只涵盖一个主题的三个逻辑问题;拍摄并发表的视频,也主要涵盖的是每天思考的主题和想要分享的内容。
我每天的生活还在继续,各种零碎的琐事,家庭事务,工作上的变化,心态和情绪的变化,思想上的变化,都还需要被日记捕捉并且记录。
为什么需要捕捉和记录?
因为我还是想要复盘,我也觉得写下来保存会被自然遗忘好得多。最重要的是,我每天的零碎时间做的事,其实价值是比写日记低的。
小结整个事件:
前期通过睡前写日记孵化了持续写作
睡前写日记与写公众号文章并行了一段时间
睡前写日记被写文章和拍摄视频自然淘汰
我意识到了睡前写日记开始断开了
我正式地思考了到底是睡前错还是写日记错
我充分地认识到了写日记还是存在重要价值
于是我开始调整写日记的时间安排
将写日记调整到白天零碎时间进而继续优化生活
白天打发零碎时间的低价值事情被写日记取代
我将整个过程的演变记录在公众号这篇文章里
我发现自己觉察能力和调整适应能力得到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