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主要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是对未来“关键五年”进行的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设计,对乡镇工作而言,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乡镇作为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应以此为契机,奋力谱写发展新篇章。
四中全会强调坚持人民至上,这为乡镇工作明确了根本立场。乡镇干部应将“人民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尺。要常思“为了谁”,像一些乡镇推行的“民情日记”制度那样,记录走访点滴,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把办公桌搬到田间地头,用“一线工作法”丈量“怎么干”的实践深度,以“板凳工作法”等方式,贴近群众,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解”。
规划引领是乡镇发展的重要遵循,四中全会对“十五五”的谋划,为乡镇发展提供了宏观指引。乡镇应结合自身实际,做好规划衔接。如屏山县夏溪乡以乡镇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整合各类专项规划,科学编制发展规划,通过规划产业示范园区,带动农户增收。乡镇要以项目为“牛鼻子”,合理利用资源,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同时,四中全会体现的统筹发展和安全等理念,对于乡镇来说,就是要统筹好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等各项工作。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发展镇域经济,推动产业升级,如夏溪乡聚焦和美乡村建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要强化基层治理,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工作,像梁子镇在四中全会前部署平安稳定工作那样,开展矛盾纠纷大走访、大排查,强化联动机制,压实包保责任,维护乡镇和谐稳定环境。
此外,乡镇还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正如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通过建强基层党组织,推动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互融互促。乡镇应织密组织体系,完善基层治理,以高质量党建为乡镇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乡镇发展指明了方向,乡镇工作者要深刻领会会议精神,将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以更坚定的步伐、更有效的举措,在乡村这片广阔天地中,书写属于新时代的乡镇发展答卷,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基层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