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思考下列事实:
1.如果没有产出什么结果,再大的决心也毫无价值。比如,我可以“说”我要每天锻炼两小时,可根本就没这么做,决心再大也就没有意义了。实际上,脱离行动的决心反而会有损自信。
2.研究表明:人们总会习惯性地高估自己的自控力。
这两点虽然道理浅显,却揭示了很多难以改变的原因。他们雄心勃勃,却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为求改变而勉强自己做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这就是欲望和能力不匹配。
以上两个事实有着我的影子,以前我也是这么定的,我一周怎么也要锻炼三次嘛,一次40分钟,都说30分钟以后减的和是脂肪吗?我要减重,那么我就要达到40分钟啊。于是开始了第一次跑步,每天40分钟,坚持了12天,最长纪录,然后我跑不动了,也来例假了,然后几天不动,再想起自己的跑步计划呢?就是提不起腿再去跑了。
还应该考虑下面两个事实:
1.哪怕是一点点行动,也比毫不作为强无数倍。
2.相比某一天做很多事,每天做一点儿事的影响力会更大。能大多少?答案是惊人的。因为每天完成一点儿事,积累起来就形成了一辈子的固定习惯。很快,你将看到它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由此得出核心结论:小决心比大决心的效果更好。
我们总是急于责怪自己没什么进步,却无法及时意识到是策略出了问题。之后,我们又会重蹈覆辙,还幻想着能看到一些成效。可是问题在于,如果一种策略已经失败好几次,那就该试试别的了。如果它不适合你,就算适合别人,那也没有价值。
书中作者的第一个微习惯就是每天1个俯卧撑,整个2013年要求自己每天完成 1个俯卧撑,当然他通常会多做几个.有一天他都躺到被窝里了才想起这件事,于是翻过身来,趴下,在床上完成了1个俯卧撑,这让他大笑,但是这就是轻松成功并能保持成功的感觉,太美妙了。
我注意到了两件事:第一,虽然只是每天做几个俯卧撑,但这种行为的确能在生理和心理上影响你的感觉。我的身体更结实了,肌肉也练出来了。第二,我意识到锻炼正在变成惯性。即使是面对这么微不足道的挑战,我每天也都在做了不起的事情。定期锻炼变得越来越简单。
微习惯的简单解释就是如果你想培养一个新习惯,微习惯基本上就是安经过大幅缩减的版本——把“第天做100个俯卧撑”缩减成每天1个,把“每天写3000字”缩减成每天写50字,把“始终保持积极思考”缩减成每天想两件好事,把“像企业家一样创新”缩减成每天想出两个点子(跟其他企业家风范的行为对比,这一点容易得多)
利用微习惯做事,你会收获巨大的惊喜,首先,在完成你的微目标之后,你很可能会继续完成额外环节,这是因为我们本来就想进行这些积极行为,所以一旦开始,内心的抵触就会减轻。第二个收获就是惯性。即使你没有超额完成微目标,你的行为也会慢慢发展为微习惯。
每个人都有不在状态的时候,这里精力相对不足。这意味着你希望高效率办事的动力也会更低。“激发动力”策略劝我们依赖这些东西:励志视频、文章、给自己打气的话和其他能短期提升士气的方法。
记住:如果选择“激发动力”策略,你不仅要有动做一件事,还必须动力十足才行。
所以说看了这本《微习惯》后才知道自己以前定的目标计划都只是“激发动力”策略。那需要多大的动力才能完成啊。这让我想起刚到简书日更时候,开始很有劲,觉得写1000字没问题,也的确我前几天做到了,可是后来我写不出来这么多字了,我心开始忙了,焦虑了,自己定的目标不能完成。内心就很难受。最后给自己降低到800字,再到最后的100字。终于我做到了,100字就对我来说太简单了,写写也可以达到500字以上,所以这就是微习惯,不要把目标定太高。
书中后面讲了怎么制定微习惯,如何开始微习惯等等。感兴趣的简友可以去找来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