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生活中总会遇到很多随大流的人,没有自己的意见,什么流行穿什么,什么火讨论什么,就算陈述自己的看法也基本很难说服别人,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呢?
说到“独立思考”,你可能会觉得,就是自我思考的过程,事实上这并不准确。一个完整的独立思考过程,分为三步:① 是否对该事件熟悉;② 是否进行多角度深入思考;③ 是否能通过事实表述自己的观点;
一、是否对该事件熟悉
1、为观点找到事实依据。为什么网络上的很多谣言,看上去很低智商,但依然可以骗到很多人?原因是这个群体不会或者不愿意去独立思考,没有去为事实找依据。比如看到“疫苗有害健康”这样的文章,应该想“这个结论有医学上的权威考证吗”“所有疫苗都有危害吗”“文章的作者是否是该领域的权威专家?”。稍加核实和思考,就能消除很多谣言。
2、区分“事”和“看法”。结论能用证据证明,但多数情况下,我们会错把别人的看法当成结论,尤其是专家的意见。比如很多牙膏广告,就会借助职业牙医的权威身份,让他们说“保持牙龈健康,就用某某牙膏”。但你想过没有,这到底是看法还是事实?
3、怎样确认自己是否真的理解了这件事呢?给你一个常用的检验方法——看能否给小孩讲明白。如果陈述遇到阻碍,就说明有内容你还没有充分理解。
二、是否进行多角度深入思考
1、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切入思考问题。在形成自己的观点前,可以先考虑跟这件事有利益关系的人的出发考虑问题。举个例子,公司要你给商务人士做一套英语教材,你会咋做?你可能会把重点放在扩大词汇量、提高听力和阅读水平。但站在商务人士的立场上,就会意识到他们学习英语主要是为了和人对话,所以,教材的重点应该是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2、辩证地检验自己的每一个想法。对于一个观点,你先别急着同意或反驳,而要先同时列出赞成和反对的原因,然后对所有赞成和反对的原因逐条提出反驳。而且,反驳不能想当然,必须要有事实根据,比如,你想反驳一条“这款产品,和市场上同类产品非常相似”,那你就需要附上同类产品的对比分析,否则就只是意见,没有参考价值。
3、想要做到彻底思考,还有一个好方法——“未来发生法”: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制定应对的方案。你可以问问自己:这件事是不是现在非执行不可;这件事发展顺利会怎么样,不顺利又会怎么样;可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通过猜想,进一步完善信息。
三、是否能通过事实表述自己的观点
1、用“结论-根据-提议”的流程,描述你的观点。比如领导问你对一个策划案的看法,你可以这样说:“我赞成。首先我有4方面原因,其次我来提出3个个人看法。”这样结构很清晰,大家很清晰记住你要表达的内容。
2、核心观点,要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再三重复。你一定也注意到了,在口头传达意见时,无论你的表达方式多简明,听众也很容易分神。怎么解决呢?你可以在整段发言中,用“我提议”“我觉得……非常重要”等不同的表达方法,传递你的核心观点。但要注意,避免使用过于武断的语气。
3、验证自己是否正确理解对方观点。在交流中最怕出现“我以为”,这很容易造成误解。当对方提出不同意见时,你可以先把他的话重新组织,复述给他听,如果对方认同,就证明你的理解正确。之后你再就此解释,就更有针对性。
4、想要反对别人意见,首先认可别人的部分点,再就要提出替代方案。比如,同事建议去某餐厅聚餐,如果你不喜欢这家店,就一定要推荐两家自己中意的店,作为参考。如果只是单纯不同意,但又给不出建议,就容易让对话陷入僵局。
5、真正决定你是谁的,是你独立思考的能力。当你不再人云亦云,能够独立地思考和系统地表达时,才能真正在人群中脱颖而出。
与大家共勉:简单的自我思考不叫独立思考,真正的独立思考,是一个理解事物、深入思考、表达意见的完整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