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父亲说,我们家是从山里迁出来的,属于移民户。小时候不知道移民户是什么,只知道,父亲母亲在的地方,就是我的家。
祖母有三个儿子,没有女儿,我爸排行老二。我出生的时候,是90年代,那个时候大伯已经成家,有了自己的房子,和祖母分家了。我的父母刚结婚,住的还是祖父祖母盖的老房子。叔叔还没到适婚年龄,还和祖母一块儿住。
为什么没有提到我的祖父呢?很简单,因为从出生开始,我就没有见过他,至今,也不知道祖父姓甚名谁。家里人仿佛极不喜欢提及已逝的人,就这样,我出生了,我是个没有祖父的孩子,我的父亲没有了爹。
老屋在现在看起来很破旧,是很老的房子,昏暗、潮湿、阴森森的,仿佛一点儿阳光都渗不进来,小时候的我,对老房子也是这种印象,从来没有改变过。
老屋坐北朝南,北面和西面长满了参天的大树,当年屋子里没有铺水泥地,还是压实的厚厚的土,一个窟窿一个疙瘩的,极不平坦。
门口种了两棵树,一颗乡下土柚,一颗土桃树,那会儿很奇怪,为什么柚子树不叫柚子树,给它取名土柚;桃树不叫桃子树,要取名土桃。这一点,年幼的我总是捉摸不透。
人们常常是不吃土柚的,倘若剥开一瓣含在嘴里咀嚼,那酸涩直击你的味蕾,叫你不敢再尝第二瓣。故,人们偏爱沙甜柚。
大概家乡各类果蔬“洋”和“土”的前缀是如此得之的吧。“土”的是乡情,是纯朴;“洋”的是技术,是不一样的味美。
老屋右侧的屋檐下生出了一大簇肥厚的芦荟。不远处凿了一口未知年份的井,井旁边是用篱笆围成的菜园,这个菜园子经营得很好,是菜蔬的天堂,是虫草的乐园。它们探着头,努力和天空对话。
正屋左侧是乡下的老式厨房,往里走,有一扇木门,打开就是猪圈和枯木堆,每年秋季,母亲都会带着小小的我上山捡拾柴火,以备冬日之需。山上毒气很重,常有虫兽出没,年幼的我因此吃了不少苦。
厨房里的灯光总是昏暗的,仿佛老一辈的人的传统就是,他们不喜欢太明亮的东西。往往夜黑时,昏暗的灯光,才最瘆人。
厨房里还有一个我说不上名字的东西,父母说是装稻子的。看起来像个大柜子,方方正正地立在厨房一隅。到了丰收季,那个大柜子里肯定会私藏很多老鼠,谷物便要遭殃。
老屋给我留下了为数不多的记忆,如今再去看,只觉得那个地方我不应该涉足,是屋里有邪物,还是我心里有抹不掉的阴影?
我很难回答。
很久不回老屋了,只知道那里住了一个形似枯槁的老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