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喜欢《人民日报》里说的这句话:不是所有的鲜花都盛开在春天,不是所有的河流都流向大海,鲜花盛开在四季,河流流向八方,只要热爱,山海皆可平,生活皆可待。
心若向阳,一定会一路芬芳。这是阅读《写教育生活》给我最大的感触,最近这几年也在尝试写教育生活,虽然文笔拙劣,但相信只要动手写起来,会有所收获。
吴老师说:写好教育生活没有秘诀,但有几个关键词——真实,坚持,不功利,有思想含量。目前为止已经做到了前三项,记录真实的教育教学生活,坚持每天日更一篇千字文,不投稿不约稿,接下来就是持续不断在思想含量上捶打磨炼了。
吴老师在《一线教师通往教育专家的桥在哪儿》里指出:写教育生活,是能跳出课堂,以人生、生活的高度观察课堂,思考教育,更多的是把视角调整到师生交往的事件上,而不是仅仅关注知识、能力等教学元素。
对照自己的教育生活写作,虽然能够完整地记录下来,但缺乏一定的思想高度和深度,只停留在小打小闹的流水账似的记录,深知要想提高思维高度和思考深度,需要大量补充教育类专著的阅读学习。
“经营”好自己的教育生活,使之精彩起来,有料又有趣。没有条件,自己去创造条件,不断学习新知识,学会接受新鲜事物,开阔眼界和视野。
回顾这这些年的学习历程,自己做得还不错,总是不放弃任何学习的机会,教学勇气群里每周四晚上的名师分享我是一次不落地跟进学习;橡果书院的儿童阅读指导师初级课程,我用了不到两周的时间学习完,并成功通过考试拿到毕业证书;担任担当者行动志愿者将近五年,组织近千人学习儿童阅读指导师初级课程;中级课程自由写作,童诗阅读和写作均已结业,晨诵课持续学习中,仰望星空课程也一直跟进学习中;参与共读《绘本有什么了不起》《打造儿童阅读环境》《高手教师》《阅读的力量》《朗读手册》《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
只要你肯定学,资源到处都是,只要你想读,参不参与打卡共读,发不发那些共读证书或者奖励,都可以一如既往地读下去,因为阅读已经成为了生活中的一部分,和每天的吃饭洗脸刷牙一样,成为每天必不可少的程序了。
比起闲聊,刷剧,淘宝,我更喜欢一个人静静地阅读,喜欢在阅读的世界里独自绽放。如吴老师所说:要有终身学习、不断充电的意识。很庆幸自己一直在学习的路上,虽然速度不快,但相信只要肯走下去,会有所收获。
很赞同《中国教师报》里说的:读书,能驱散我们内心的阴暗,让我们日渐麻木的心灵闪烁着希望的光芒。读书,能更深刻地认识自己,认识教育,保持思维的鲜活与敏锐。读书,能为自己修炼一颗强大的心脏,抵御时时袭来的职业倦怠。
幸福比优秀重要,成长比成功重要,生活比工作重要。“学习最有意义的一点就是对未知的感知,教育生活中有了学习,就不断会有惊喜出现,因为了解到我们之前不了解的世界,能知道别人在想什么、做什么。”在这样无形的对比中,自己也会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了新想法,有了憧憬,那自然而然,教育生活就有了波澜!
很多时候的困惑或者不解,在阅读中都迎刃而解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视野开阔了,不会再纠缠于那些“陈谷子烂芝麻”的琐事,因为追求不一样了,而这些不仅仅是生活态度的改变,更是思想境界的提升!在新的学期,做爱读书的教师,做追求成长的教师,做享受生活的教师,做一名幸福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