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产生压力,诸如:愤怒、焦虑、紧张、自我怀疑等情绪时,我们身体会自动地“渴望奖励”,即会想做一些“觉得能让自己变得快乐的事”,但是当我们“自我奖励”完了以后,这些事不但没有弱化压力,反而会加强我们的压力,比较常见的现象就是,肥胖的人因为自己的身材而焦虑,为了缓解焦虑他会吃更多的零食,可是更多地零食会让它更胖、更焦虑;知识焦虑的人,会为了环境焦虑从而买更多的课程和书籍,于是,更多的课程和书籍没有学完让他更焦虑;
还有一个很恰当的例子——烟盒上的警告会提高烟民抽烟的欲望。死亡警告让烟民们感到压力和恐惧。然而,这种压力会让吸烟者用默认的方法环境压力——吸烟。
最有效的解压方式包括:锻炼、阅读、听音乐、与家人朋友相处、按摩、外出散步、冥想、培养有创意的爱好。
要避免的活动包括:赌博、购物、抽烟、喝酒、暴饮、玩游戏、上网、花两个小时以上看电影或看电视。
我们都以为“自我批评”才是让我们持续前进的小马达,而“自我谅解”是会让我们继续拖延的完美借口。
人们普遍都会发生“恐惧心理”现象。意思是:当我们想到自己的死亡时,在我们的恐惧的情绪还没有来得及反应时,大脑已经提前产生了恐惧反应,只不过我们自己没有意识到,我们会下意识的为了保护自己而寻找安全、可靠的东西,哪怕是自己觉得安全、可靠。因此,很多商人遍利用人们的恐惧心理进行营销,我举一个例子,得到的罗振宇在今年8月推出了“每天听本书”这个产品,产品发布会一开始罗振宇就把“学习”和“生命”联系在了一起,更准确地说是他的“产品”和“生命”联系在了一起,其原话是说,世上的书多得看不完,相比之下我们的一生如此短暂,就算用尽一生去学习,很多书依旧看不完,于是我们这个产品就是帮你解决这个问题的……布拉布拉……很多人听到这里想都不想就购买了,包括我。很显然,这是在为我们制造恐惧。
当我们在诱惑中寻找慰藉时,我们是在不自觉地加速迈向坟墓的脚步。
多伦多大学的心理学家发现,我们最容易做出改变的时候,是处于最低谷的时候。此时,我们列出的计划和目标就像在压力下“渴望奖励”那样,虽然获得了一时的“满足感”,但是对我们的改变没有任何帮助,甚至会让我们变得更糟。这种满足感让我们陷入一种“以为自己要变好”的幻觉,因此,当我们列完计划后却迟迟不开始行动。等行动开始,遇到挫折时,失望便立刻取代原来的满足感。随后是没有完成计划而带来的自我怀疑和自我批评,我们变得比“一开始”更让自己厌恶了。于是,为了再一次回避这种压力,我们要做出比上一次还不合理的目标。最常见的就是,随着截止日期的来临,我们能从制定“30天完成论文”的计划,改成“20天完成”,甚至到最后列出“一天写完一章论文”的夸张计划。
下决心是改变中最容易的环节,而坚持决心要比它难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