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月被各种学情包围,身边学霸孩子不少,频频传来好消息,越发感觉自己压力山大,身为父母的一种责任和期盼,似乎都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心有余而力不足矣。
自家孩子小升初,一个院子里的邻居孩子有几个升高中的,还有朋友孩子和亲戚孩子高考的,每天下楼都能遇到几个邻居在讨论孩子们的问题,被津津乐道的那几个学霸孩子,都在无形中给自己造成了压力,总感觉自己孩子还没有开窍,还不知自发自律的学习,没有启动自身的内在驱动力,着急不已。
想到前两年小儿子生病住院时的心情,只求他们身体健康,性格开朗,其他都是附加值。而无恙的时候,却贪了心,想要的更多,在完美的路上一直张望。却只叹,路漫漫。凭添许多烦恼。
还好家中只有我常想不开,先生总是云淡风轻,任一切顺其自然。家中气氛才不至于那么紧张,孩子们也得以时常打闹嬉戏。
曾经去听过母亲大学的一次课,老师说的一个问题大概是,孩子是怎样的最好?答案是:正常。诚如是,在生活中普通的正常的人,过着正常的生活,才是社会常态,我们可以追求优秀,但也要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不完美的生活。
当我们年老的时候,也许就能从容的说一句: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