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学与教》第2篇和第6篇提到一种学习法和两种理论。分别是探究式学习法,情景式学习和教学脚手架理论。
文中提到,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在面对众人习以为常或所谓的“真相时”仍能拥有独立思考、探求真理的态度、习惯和能力。探究式学习法可以达成这个目标。
探究式学习法简单的说包含以下能力: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规划研究(调查),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解释发现、沟通结果等。
情景式学习是由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的尚-莱夫教授和独立研究者爱丁纳-温格于20世纪九十年代提出的一种学习法。他们认为学习情境应该让学习者的身份和角色意识、完整的生活经验,以及认知性任务,重新回归到真实、融合的状态,也就是学习者要学习的东西将实际应用在什么情境中,那么就应该让他们在那样的情境中学习。
教学脚手架理论又称为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认为要让学生有效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老师必须找出学生已经会的,再定义他们将要学会的,然后在这两者间所形成的近侧发展区中搭建脚手架,使学生学习依托脚手架的支持,一步一步拾级而上,直到真正学会。
信息技术可以为脚手架做什么呢?第一、可以准确的评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第二、可以随时随地的搭建脚手架;第三、为不同学生搭建不同的脚手架。
要搭建好脚手架需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评估教学起点,知道学生们先前的成就;第二、明确教学的终点,才能带领学生有目标的学习;第三、进行起点到终点的间距分析,也就是了解知识和理解与成功标准之间的差距;第四、设计教学过程中的阶梯,确定进展速度,明确从起点到终点分几步走;第五、思考每一步阶梯可以提供的支架,确保学生们所走的每一步阶梯都能够得着。
虽然这三个方面我在教学中经常应用,但是今天算是认识了一点理论上的小结吧。在此标记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