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念叨“三观”,“一定要有正确的三观”“要和三观一致的人在一起”等等等等,鲜少有人提及“自我观”。
今天读到一篇文字,说的就是一个成熟的人应该有独立的“自我观”。
“自我观”,说白了就是自我意识,“我自己”对于自己的认知。自我观是我们认识自我的途径,也是我们对自己所持的观点。成熟的人应该拥有独立的“”自我观“,以自己内在想法、感受和行动定义自我,而不是通过别人的内在想法、感受和行动来定义自我。
生活中自我概念的认识一般有三种途径:他人评价、社会比较和行为观察。
他人评价。主要来源于“重要他人”,你的家人、朋友、老师、同事甚至是陌生人都可能会对你的生活产生影响,以及对你的人格形成有重要意义。
社会比较。我们需要不断的主动或被动的与别人比较,与大家理想中的行动感受做比较。
其实不论是他人评价还是社会比较,都是属于一种被动的认知。当下的我们无法达到完全不顾忌他人的看法眼光、感受与行动,特别是一些“重要他人”在你还未形成自己的个人体系前表达过多的“他人思想”,让不足以拥有强大内心的我们摇摆不定,最终停滞不前。
你不知道怎么去做,也许别人说你这样的行为太棒了,你会欣喜,另一个说你这样的行为不好,你又会错乱;我个人也同意的一点自我概念认知——行为观察,自己对于自己的行为观察。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自我实现的预言”,也称“皮格马利翁效应”。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怀有某种期望值,这种期望值将会(不自觉地)引导着这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行为,这一系列的行为将最终导致另外一个人也朝着这个原先的期待值前进,最后这个预言得以实现。
这一理论最著名的实验出自1968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Rosenthal)和雅各布森(Jacobson)曾经做过的实验。首先,他们给一个中学的所有学生做一个IQ测试,然后告诉学生的老师一些学生的智商(IQ)非常高,并让老师相信这样的高智商足以让这些学生在来年的学习成绩中有个很好的飞跃。但事实上这些所谓的“高智商”的学生并非真的高智商,他们是被随机抽取的。随后的实验结果是惊人的:那些被老师认为“高智商”的学生在来年的学习成绩确实突飞猛进。
实验者把这个现象称为“自我实现预言”,因为原本智力表现相当的一群人,却因为老师对他们的期待不同,而有不同的成长速度。
再比如一个人说:“今天我可能过得很糟糕”,这也许会改变他今天的行为,于是他的行动就又验证了这个自我预言。这也许是种无意识的举动。而另一个人也许会用积极的方式验证自我实现预言,“我今天会过得很棒”,也许他今天的积极举动就会验证自己的预测。
我们自己也是如此,如果对自己有一个积极的预期,并且做出和预期一样的行动,我们都会一点点走近成功,最终变成我们想要变成的模样。
在这个自我观行程的过程中,尽量避免被歪曲。自我概念都是主观的,也没有标准。所以要不断的强化修正“自我观”的进程。且自我概念一旦形成,本身是会抗拒改变的,我们的大脑机制让我们更倾向于坚持现有的自我概念,不愿面对新的概念。
比如你曾经是个学霸,即使考试失利,也不甘心失去当“好学生”的标签;比如曾经你被取笑叫胖妹,即使日后通过减肥成功瘦身,可内心依然是自卑的,对于别人的夸张你无法百分百接纳。
真正成熟的人拥有独立的“自我观”,会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不断的修正完善,毫无保留的改变自己。永远把自己当做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心,不会倦怠只走套路。
在这个塑造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自己的潜力,刷新自己的历史,见到更好的自己。那些过去的“自我”不断的被覆盖再覆盖,是剪切而非复制。
拥有独立的“自我观”,也是当下正确投资自己的前提,在这里也有个误区。
很多朋友认为是不是我关注了很多大咖的动态、加入了很多个人能力提升的社交群体、买了很多书籍、花钱购买课程学习……是不是做了这些努力或者做完这些事情,我就是在投资自己了?
并不是!投资自己不是这种表象行为,而是个人成长的突破、技能的提升、视野的拓宽和不遗余力的投入。
布考斯基在《苦水音乐》里有一句话:“我唯一的野心就是根本不成为任何什么人,这似乎是最合理的一件事。”
能接纳自己暂时的平凡与不足,拥有独立的“自我观”,又留有适度的野心去成为更棒的人,还需要多多努力。